本期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副主任洪向华教授解读“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
【文字实录】
陈双飞[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洪老师,最近我们都在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届三中全会都研究讨论深化改革问题。可以说,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
刘雪莹[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是的,我们注意到中央层面的全面深化改革领导机构在2018年由“领导小组”转变为“委员会”。洪老师,您是怎么来看待这一转变的?
洪向华:“领导小组”机制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抓手。你们观察得也很仔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我国改革开放成功推进的根本保证。其中“领导小组”机制是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和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充分发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为了加强党的领导,1958年党的八届四中全会结束以后,中央决定成立财经、政法、外事、科学及文教等5个小组。后来经过反复的调整、重组与新设,“领导小组”机制在中国治理体系中的运行逐渐趋于稳固和常态化,它分布在组织人事、宣传文教、政治法律、财政经济、外事统战、党建党务这六大门类当中。为了完成重大的战略性任务,有效推进各项重大改革,2013年12月30日成立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更名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自深改小组或者深改委成立以来,一共召开了70多次会议。这些会议都聚焦党和国家重要改革议题,形成了重要的成果。这些会议的成果对于我们统一思想认识,分析改革形势,推动改革举措的落实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也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坚强有力的领导保障。
陈双飞:老师,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这一更名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凝聚各方面的改革力量,同时也有利于我们从顶层设计上来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洪向华:是的,这些更名标志着我们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