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超市兴衰史:把山姆买成全球销冠,却造不出“胖东来”
创始人
2025-05-16 11:21:45
0

深圳超市界曾有一段独特的历程。山姆凭借其优质的商品和会员制度,在深圳乃至全国迅速崛起,一度成为全球销冠,其强大的供应链和品牌影响力令人瞩目。然而,在本土却未能造就出如“胖东来”般的传奇。胖东来以极致的服务和人文关怀赢得消费者心,其对员工的关爱、对细节的追求,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文化。相比之下,深圳的一些超市虽在规模和销量上有所成就,但在服务理念和文化内涵上稍显不足,未能像胖东来那样深入人心,这也反映出深圳超市在发展过程中在人文关怀等方面的差距与思考。


5月初,“人人乐”被退市了。


这家深圳老牌超市已经连续4年亏损,在过去的一年,人人乐超市共关闭门店45家,转让门店15家。


新开的门店,只有1家。


作者供图


相比之下,山姆在深圳的第五家门店即将在今年开业,深圳也成为了全国拥有山姆超市第二多的城市。


更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在2008年开始,福田的山姆超市连续15年成为山姆全球单店销售额冠军。


真的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吗?事实上,深圳曾是中国超市的代表。


今年是深圳特区建立45周年,在小圳子看来,深圳零售业最大的遗憾不是捧出了一家外来的山姆销冠,而是这里曾经诞生了一堆本土超市巨头,最终却出不来一家“胖东来”。


一、深圳超市“三巨头”


深圳,是改革开放的窗口。


透过这个“窗口”,我们能接触到世界许许多多的新鲜事物,留下许许多多的“第一”。


1984年,李嘉诚旗下的百佳超市在蛇口太子路碧涛中心开业,成为内地第一家自营超市,也是第一家登陆内地的外资零售商。


这种开放式自选购物的方式,让深圳人眼前一亮,从此打开了超市购物的大门。


但此时的蛇口工业区,只是一个改革的试点。


1992年,同样来自香港的华润超市,在华强北的爱华路,开出了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的连锁超级市场。


彼时华润超市最大的“对手”,是同在华强北的万科。


1991年,做房地产的万科搞起了“副业”,创立了万佳百货。1994年7月,万佳华强北店正式开业。


这是全国首家仓储式平价超市,在朴素的水泥地和仓库货架中,深圳人第一天就贡献了24万元的营业额,创下深圳零售业最高纪录。


万佳这只“现金牛”的成功,让当时身穿吊带裤的王石,常常亲自去现场视察。而作为万佳的投资人,毕业于中山大学的李彬兰嗅到了商机。


1995年,年仅33岁的李彬兰带着部分万佳员工离职,在拿到中国核电集团的投资后,在宝安开设了自己的第一家超市——“新一佳”。


因为这层关系,坊间有人将“新一佳”解读为“新的一家万佳超市”,但始终没有得到官方回应。


1996年,在深圳金融交易所担任总经理的何金明前往欧洲培训时发现,外国满大街都是大型超市,但国内连知道“超市”的人都很少。


于是回国后,何金明辞职下海,拿着贷款来的100万,在南山南油开了他的第一家大型超市,取名“人人乐”。


△图源:深圳微时光


2001年,专注于地产开发的万科把万佳超市卖给了华润,合并之后成了大家熟知的“华润万家”。


自此,华润万家、新一佳、人人乐成为了后来叱咤中国零售市场的“华南超市三巨头”。


或许,更准确的说法是:深圳超市三巨头。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深圳人熟知的本土零售商也相继诞生:


成立于1984 年的天虹,从深南天虹商场开始,在2006年推出天虹超市;


还有1996 年成立的岁宝百货,在2010 年香港上市后尝试超市业务;


2004年,深圳地标级商业体万象城开业,华润万家就此推出了全新的Ole’精品超市,成为国内第一家精品超市 。


彼时的深圳零售业,百花齐放,好不热闹。


二、外资超市,抢滩深圳


上世纪90年代,就在深圳本土超市如雨后春笋迸发时,一条内地开放外商进入零售企业的政策,却让外资巨头们轰然而至。


1995年,沃尔玛在深圳举行发布会,宣布进军中国。后来引发了深圳零售行业协会组织部分超市负责人到市政府请愿,反对政府批准沃尔玛进入深圳:“我们这些小不点怎么能跟国际巨人竞争?”


1996年8月,罗湖区洪湖路湖景花园楼下的广场上,在时任沃尔玛总裁鲍勃马丁的见证下,中国内地第一家沃尔玛超市开业了。


就在同一天,中国第一家山姆会员店在福田区开业。作为中国第一家仓储会员店,山姆最早的会员费是150元,听说那时的会员卡会免费送给国企员工。


那时,中国人均月收入才518元,150元已是天价入门费,但开业前三天,山姆就卖出了250多万元。


一个冷知识是,第一家山姆的旧址其实是现在的沃尔玛景田店,它是在2005年才迁往深国投广场(现在的印力中心)。


还是在1996年,深圳第一家、全国第二家家乐福超市,在南山区常新路开业。


△图源:深圳微时光


随着2002年深圳第一家mall开业,城市广场给深圳人带来了深圳第一家吉之岛。


不知道多少深圳人还记得,吉之岛“十元均一”的含金量。2013年,吉之岛正式更名为“永旺”。


另一个国际零售巨头麦德龙,是在2005年进入罗湖,关注度一直不高。随后直到2024年,华南第一家开市客才在龙华开业,虽然头顶着全球开卡记录的光环,但对比老对手山姆,龙华开市客多少有点水土不服。


我们可以看到,沃尔玛、山姆、家乐福等国际巨头,纷纷选择深圳作为“码头”登陆中国市场,就此揭开了外资零售大鳄进入中国市场的序幕。


“沃尔玛的东西太便宜!这是大家最头痛的。”


这个深圳人喜闻乐见的好处,对深圳超市们无疑则是一场劫难。当时就有业内预计:三年内,“洋店”有可能扫平深圳零售业。


最后的结果恰恰相反,面对进击的巨人,深圳超市们非但没有被打得体无完肤,而是跟沃尔玛家乐福打起了轰轰烈烈的“价格战”,甚至促使了像新一佳、人人乐、华润万家等深圳企业走向全国。


三、巨头陨落,山姆独大


谁也没想到,会员费涨价到最高680元的山姆,已是深圳超市公认的天花板,一家独大,甚至连开市客都不是对手。


虽然深圳是全国山姆第二多的城市,但要知道,6340平方公里的上海,一共就6家山姆;而2000平方公里不到的深圳,却已经有5家山姆了,依然供不应求。


现在节假日,深圳人不是去山姆,就在去山姆路上,或者是叫“极速达”送货到家,甚至衍生出了月薪过万的“山姆代购”,“山姆分装”。


反观全国乃至深圳本土,我们已经很少见到深圳超市的身影了。


作者供图


曾经名噪一时的“广东超市三巨头”,最先倒下的是新一佳。


这家鼎盛之时,年销量达180亿元、最多时达116家门店的超市巨头,在2016年,因盲目扩张、管理不善、资金链断裂导致大规模裁员、临时关闭多家门店。


2017年,一纸公告宣布“新一佳”破产,“铁娘子”李彬兰跑路。


直到2023年,破产重组后的新一佳超市门店在罗湖重新开业,但已不复往日辉煌。


另一家巨头“人人乐”,自2010年登陆A股,曾连续多年营收过百亿元,市值曾一度突破130亿元。


但如今,2024年净资产为-4.04亿元。今年5月初,人人乐已经收到了《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


如今在深圳,“人人乐”门店仅为个位数。他们的“招牌烤鸡”,成为了深圳人的记忆。



唯一还有行业竞争力的,是有着央企撑腰的华润万家。


曾经依靠收购并购走向全国的万家,这几年也频频传出门店结业的新闻,虽然去年启动调改升级,但目前依然不见起色。


现在华润万家乃至深圳,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本土超市,是从一开始就走高端差异化的Ole’,依然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核心商圈布局精品超市。


因为走高端化,连华润商业的一点万象app,都要调侃Ole’是“月薪三万不敢进”的“贵妇超市”。


所以,为什么这些深圳超市会纷纷掉队呢?


首先,是深圳超市的先发优势不在了。


从改革开放起,不管是外资还是合资,第一批国际巨头几乎都选择在深圳落地,使得深圳超市可以近距离的贴身学习。


就像当初万佳超市负责人说的:“1994年的时候,我们想出国参观家乐福、沃尔玛,我们要花很多钱,他们开到深圳后,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连参观的机票钱都省了。”


所以,深圳企业是第一批学习到国际零售巨头先进的商业模式、供应链、人员等先进管理经验的抢跑者。


例如,在沃尔玛进来之前,深圳人很难想象现烤现卖的面包竟会搬进商场,但经过学习和本地化改编,我们把更多熟食小吃装进了超市;还有,沃尔玛提出的“顾客就是上帝”的企业文化,成为了深圳零售业在服务上的标杆。


尤其是在与国际巨头打价格战中,深圳超市们学会了如何通过成本控制、采购优化等方式,实现商品的物美价廉,并将此带到了全国各地,形成降维打击。


可惜,当信息差、时间差、认知差被抹平之后,这种抢跑的先发优势荡然无存。


△宝安沃尔玛  图源:深圳微时光


其次,由于深圳市场体量小,竞争大,深圳超市巨头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快速扩张,走向更广阔的全国市场。


但是,这种追求规模优势的做法,在红利期可以实现市值翻倍,但一旦到了精细化管理运营阶段,就容易形成脱节,导致崩盘。


一个有趣的对比是,跟广东超市三巨头同一时间成立的胖东来,选择了完全相反的另一条路——这么多年来,他们并没有走出河南,而是选择了深耕本地,强化供应链。


至少从当下的结果看,胖东来不仅没有生存危机,还实现了行业羡慕的连续盈利,更是赢得了金杯银杯买不来的信任口碑。


最后,并非深圳超市不行,而是大家都不行。


在深圳,不管是中国第一家沃尔玛,还是深圳第一家家乐福,吉之岛,都已纷纷结业关门,大幅缩减传统卖场的规模。


所以,是传统商超的模式已经不适合时代的发展了。就像大润发创始人黄明端说的:“我战胜了所有对手,却败给了时代。”


△深圳第一家家乐福(南新店)关门。图源:深圳微时光


如今,房租人工等实体运营成本的激增,网购电商、生鲜电商的兴起,消费价值观的改变,无疑意味着传统零售粗放扩张时代的终结,以互联网为渠道,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新零售迅速兴起。


很明显,缺乏互联网基因的深圳老板们,思维上形成了“渠道商给钱入场上架”的路径依赖,并没有根据新时代进行迅速的调整,被时代和市场所抛弃。


四、结语


爱逛山姆的深圳人撑起了全球销冠,这并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反倒说明深圳消费市场的购买力。


只是这消费力没有培养出自己的消费品牌,难免遗憾。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这场未来的新零售战局中,我们并没有看到深圳的身影。


例如目前国内最出圈的超市,一个是来自河南的胖东来,一个是上海的盒马,还有一个是广州名创优品收购的永辉超市。


深圳呢?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发布的《2023年中国超市TOP100》榜单,深圳仅有三家上榜,分别是华润万家(第4),天虹(第16),人人乐(第43)。


在这份两年前的榜单中,除了目前即将退市的人人乐,其他深圳超市都有央企国企背景,这对于以民营企业自豪的深圳,无疑是一种“打脸”。


起个大早,赶个晚集。一度高歌猛进领跑的深圳零售业,如今多少有点“龟兔赛跑”的既视感,只是我们更像那只亟需叫醒的“兔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小圳子,作者:小圳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糖尿病人有5大禁忌,6个必做,... 糖尿病虽然无法根治,但通过科学管理完全可以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血糖控制得好不好,直接决定了未来10...
【斤斤计较】吃饱吃好还能瘦?营... 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 魏帼 今年体重管理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而多种多样的...
多名医生发现:温度回升,关节炎...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如果这是特朗普想要的,匈牙利... 【文/观察者网 齐倩】特朗普政府多次施压匈牙利减少对华经济往来,匈方已予以明确拒绝。 据欧洲媒体Eu...
滆湖湿地公园标识标牌|公园宣传... 滆湖湿地公园标识标牌|公园宣传栏|立式指示牌|景区温馨提示牌 滆湖湿地公园标识标牌|公园宣传栏|立...
Visa旅游洞察:中国持卡人小... 随着全球旅游市场的持续回暖,中国持卡人在2025年小长假期间,出境游热度稳步提升。Visa聚焦“五一...
成渝文旅再携手,巴蜀风韵闪耀2... 川观新闻记者 吴梦琳 5月15日,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共同亮相2025...
智慧旅游智慧景区设计方案 今天分享的是:智慧旅游智慧景区设计方案 报告共计:428页 《智慧旅游智慧景区设计方案》聚焦景区智慧...
2025“与夏奔赴”湖北水上运... 中新网湖北新闻5月16日电(董晓斌 姚宇 陈琪)2025“与夏奔赴”湖北水上运动消费季新闻发布会15...
带孩子体验北京城市探洞工场 大... 城市探洞工场面板是在2024年11月至2025年1月之间在北京的城市探洞工场工厂制造的。这一时间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