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社会,90 后展现出了多样的创业和就业方式。有一位 90 后小伙,凭借着精湛的厨艺,开始了上门帮人做饭的服务。他用心挑选新鲜食材,根据客户的口味和需求精心烹饪每一道菜。从家常菜到精致大餐,他都能驾驭自如。客户们被他的厨艺所折服,纷纷点赞。凭借着优质的服务和口碑,他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月收入高达 2 万。这不仅体现了 90 后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也让人们看到了餐饮服务行业的新机遇,只要有特长和用心,就能在市场中闯出一片天地。
曾经也为“牛马”
当第一位客户拿着“私人定制”的便当走进公司时,阿绿在第二家做饭的工作已接近尾声。
对于接下来的工作,她有以下一个时间表:
10:00抵达第二个客户家;
11:00完成新一份午餐的制作;
11:30抵达第三家;
12:30做完上午的最后一餐。
奔波于三个家庭之间,每家耗时1小时炒菜,至少在目前,阿绿认为这比上班做“牛马”快乐太多了。
阿绿的“牛马”生活在大学毕业后开始。
1992年她出生在浙江省龙泉市。阿绿特别告诉“新浪蜂鸟”:“是那个产‘龙泉宝剑’的地方”。
高中时她曾梦想当一名作家。因为在第十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中,她曾获得过第一名。
在她的朋友圈里,加缪、波伏娃的句子会被置顶,像是在纪念曾经的梦。
对于走上文学之路,阿绿曾尝试坚持。专科毕业后,她在南京大学进修了汉语言文学的作家班。
但梦想没有能继续。离开作家班后,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杭州一家创业公司做服装APP的编辑。
一些博主会在这个APP中分享穿搭,阿绿的工作是每天给公司的公众号撰写宣传文案。
持续了大概一年多后,阿绿选择了辞职。
此后她在另一家公司做直播运营,负责撰写脚本。
她同样没能坚持太久。
阿绿说自己并不擅长处理职场关系,以及完成源源不断的工作需求,她慢慢发现自己好像只愿意为个人目标奋斗,找不到自己在职场里的价值。
2017年,阿绿月薪是6000~7000元。
这是她打工生涯的终点,此后她一直在寻求除了上班以外的可能性,再未走进任何一家公司。
萧山、滨江的主要客户
目前,阿绿每次做饭的起步价为88元,随着菜式的增加,价格也不断递增,比如四菜一汤118元,聚会订单达到500元一单。
50%的客户会准备好食材,其他的阿绿会在网上购买,再把账单在线发给客户,最后一起结算。
“其实网上买菜更精准,价格也不会超出太多。”阿绿说上门做饭的半年以来,她从未去过一次菜市场。
阿绿的客户大部分是在20~35岁左右的女性,因此在安全方面,她没有过多的担心和忧虑。
如果没有加单,阿绿最近会在20:00左右完成最后一个客户的“三菜一汤”,为对方收拾过厨房后,于21:00前后抵达自己的家中。
阿绿的客户主要在杭州的滨江、萧山附近,这是高档小区集中的地方,豪宅均价在千万元以上。
偶尔她会走进超大面积的客户家中,“感觉自己成了小人国的小人”。
“长时间在家”是客户比较统一的特点。
其中有需要长时间在家直播的年轻网红,也有正在备孕和已经怀孕的女性,以及40岁上下的主妇姐姐。通常她们家中都有阿姨在打扫,只是在做饭的口味方面不尽人意。
阿绿的手艺是在大学时练就的。每到寒暑假,她都会在家研究不同的菜式,“一天两顿饭一定是我自己做的”。
最初是通过一款APP,当时只有图文没有视频,阿绿按图索骥不停地进行尝试。
后来她开始复刻一些在饭馆吃过的口味比较好的菜品,分析它们会用哪些调料、食材,以及每个制作步骤。西餐、泰餐等也逐渐进入她的涉猎范围。
她享受这个过程,有时在厨房一待就是一天。
几乎所有品尝过她手艺的朋友,都感到不可思议,和最高档饭馆里的味道相差无异。
阿绿说她目前大概会做100多道菜。
社交媒体带来的经验
阿绿如今会在23:00左右休息。社交媒体的运营,会占用她一些额外的时间。
特别是在今年4月底,她的视频突然爆火并登上微博热搜之后,其中一个社交媒体账号曾1天就增加了1万粉丝。
事实上,阿绿对社交媒体非常熟悉。除了两段工作与此相关外,阿绿还在后来的几个创业项目中吸取了大量的经验。
辞职之后,阿绿分别卖过女装、做过美瞳网店以及海外代购。她还当过专门打PK的娱乐主播、做自媒体拍摄独居VLOG等,也尝试过将粉丝转至私域。
但在杭州,这也是大多数年轻人辞职后的首选。每当类似的赛道被开辟出来,便会被迅速挤满,竞争激烈。
“我一直都没有真正的成功过,每次都在边缘,可以养活自己、吃点饭,但都没有爆发过”阿绿说道。
2017年年末在网上开设面包店,是她较为成功的一次经历。
她自学了烘焙,尝试售卖自己的手作面包,将店铺取名为“诞生商店”。
文学的爱好也在这个项目中得以释放。她通过9图+文字阐述了“每个面包都是一个生命”的观点,并为每个面包都取了不同的名字。
“因为我发出来的大多都是文字,网友们喜欢的不是外表,是我表达出来的东西,粘性就会比较大”。
这次创业阿绿持续了一年。因为每个面包单价38元,她的月收入可达2万~3万,微博的粉丝有3万人。
但因为每天必须6点起床揉面、发酵,晚上19点准时打包发货,当时单身的阿绿没能坚持下来。“主要只有我一个人,时间长了身体有些吃不消”。
但很多粉丝都留了下来。大家喜欢她“外观精致”、“品质放心”的面包,也喜欢她关于“独立”、“自由”的追求。
直到今天,在阿绿的社交媒体上,依然可以看到7年前就一直关注她面包店的粉丝,为她加油、打气的评论。
“绿女士的魔法屋”
在阿绿看来,自己一路走来遇到的大多数是“温暖”的人。
她希望每一次上门做出菜都尽可能完美。但偶尔还是会因为火候控制不好,出现“虎皮尖椒纹理不够清晰”等问题。
阿绿每次都会直接向客户说明失误之处,表达出歉意。
而每次她得到都是类似“这不算什么”的安慰。
她至今还记得自己接下第一单的细节。对方是一位宝妈,在陌生的厨房里,阿绿快速认真地完成了毛豆肉丝、红烧羊排、番茄炒蛋三个菜品。
食材是对方准备好的,阿绿特别记得对方希望能把分量做多一些,这样晚上可以加热再吃一顿。
在返程的地铁上,阿绿收到了对方满意的答复,以及希望长期聘用的邀约。阿绿主动将每单的价格下调为85元一顿,并取消了原本需要报销的往返地铁费用。
她很快收到了对方为期半月1275元的报酬。
直到今天,对方依旧是阿绿最稳定的客户之一。“我们时常也会聊天,是介于那种朋友和客户之间的关系”。
这位客户甚至自己定制了小装饰。将“绿女士的魔法屋”贴在自家厨房的门上,表达着对阿绿的信任和依赖。
在阿绿看来,少数的挑剔,只会让自己不断提高服务的品质。
一次完成了某客户“三菜一汤”的制作后,阿绿在地铁中收到了对方的指责。
这位客户有一些洁癖,觉得阿绿做完饭后,没有把厨房收拾干净。
“我把溅出来的油擦掉了,但没有用洗碗液把工作台弄干净。”
这是一个原本约定长期合作的客户,对方决定终止服务,直接在微信上告知:“你以后不用来了。”
地铁上,阿绿第一时间把预支的费用退还给对方。眼泪也同时流了下来,但很快她又走进了下一位客户的厨房里……
虽然很多环节可以通过网络来处理,但阿绿的工作还是少不了与人相处的时刻。
每一次做饭时,她尽量让自己变得透明,不影响到客户。
“其实就是少问多做,将所有沟通放在线上。”
现在即便进入陌生的厨房,调料、工具她都可以凭经验很快找到。
如果客户彼时在睡觉。她会格外注意尽量不发出声响。
阿绿还记得,有一次做饭前,为了打开高处的碗柜,她不小心碰倒了客户的一个花瓶。
对方的男友当时正在午休,觉得她很多动作过大,不够轻声。
但阿绿也记得那个客户的反应。当自己被指责得不知所措时,跑过来的女主人最先关心的是阿绿是否被碎片划伤,并拒绝了阿绿赔偿花瓶的想法。
以自由的方式经历人生
随着这份工作被媒体曝光,阿绿的预约单已经供不应求。她把每天的客户固定在6个,如果晚上觉得精力可以,会再多加一单,每周休息半天。
阿绿算过自己的每天步数,平均在1.5万步左右。
但她觉得自己并不辛苦。
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份工作会让自己产生快乐。每个厨房1个小时紧张的工作、每天穿梭在不同的楼宇间、中午在地铁站附近,随便吃个老乡鸡之类的快餐……
阿绿说自己很善于总结和思考。
2024年年底,已经换过很多份工作的她,曾长时间思考“我到底要怎样度过自己接下来的人生?”
她看不到重返职场的意义。1992年出生的她与应届生相比没有竞争力,正值婚育年龄,也很难在众多竞选者中脱颖而出。
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她都已经体验过了。
当然她也可以“躺平”。阿绿的父母均有1万元上下的退休金,她坦言“如果躺下来啃老,确实是可以的”。
“但你会失去自由,对么?”她向“新浪蜂鸟”反问道。
“如果选择从他人身上获得经济支持,就没有自由可言了,所以说我现在想挣钱,并不是说我有多么爱金钱,是我想获得更多的自由,”阿绿说道。
她想再试一把,一连想了很多天。她想到了曾经的那个爱好,一个走进厨房、然后就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阿绿。
2024年12月,她决定将“请大数据把我推给在杭州上门做饭的女生”的帖子发布到社交平台上,配图放了许多曾经做过的菜的合集。
“三菜一汤标价88元,路费和食材费不算入其中。”
一个名叫“绿里厨房”的账号就此诞生。
“那个文学的梦你现在还有吗?”“新浪蜂鸟”问。
“有,也许到了某一天我就会重新拾起。”阿绿认真地说道。
“但现在还不是那个时候。我觉得,现在我是在经历我的人生,”她又补了一句。
上一篇:金融人,从“金饭碗”到“铁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