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诚邀各位同仁,共商数字化转型新方案、共建智慧化育人新生态、共享数字化发展新成果,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5月15日,随着中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李智的开场白,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以“共融共生:职业教育智慧化生态构建”为主题的职业教育平行会议正式拉开序幕。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部门、高等学校、行业企业的110余位代表齐聚一堂,深入探讨交流职业教育数字化的前沿趋势、实践探索以及未来方向。
新机遇——数字化引领职业教育新变革
“传统职业教育在教室、车间和培训中心进行,但随着技术的快速进步,自动化、人工智能和数字平台正在彻底改变各行各业,这就迫切需要职业教育培养人才以适应当前和未来产业需求的人才。”英国驻华贸易使节倪乐思的致辞引发了与会专家的共鸣。
英国职教系统正在适应不断变化的现状,将技术融入教学环境,重塑课程内容、评价方式和学生参与机制;澳大利亚开始重新审视职业教育的目标、重视的技能,以及在AI密集环境中如何评估学习成果……
“在中国,我们制定了职业教育数字化政策、推进工作框架和机制,并通过搭建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教育部教育数字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教授韩锡斌详细分享了“以技术促进人的个性化终身发展、多方协同建设数字化发展生态、以标准为先导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发展、数字化与产教融合双向赋能”的中国智慧。
迎挑战——数字化重塑职业教育新生态
“当前,以DeepSeek(深度求索)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对教育理念、课程设计、师生关系以及学校管理模式等整个职业教育生态系统带来了挑战。”会上,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张莹介绍了学校服务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智能化升级的经验,引发与会专家的探讨。
在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信息学院特聘教授德拉甘·加舍维奇看来,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如何高效使用AI,还必须了解在何种情况下应避免使用AI,学会如何以批判性的眼光审视其输出结果。
“技术获取的不均衡、教师技能提升的需求以及构建支持终身学习的生态系统,都是目前我们面临的实际挑战。”在泰国合艾技术学院院长宋沙·猜索达看来,必须要在政府、企业和社会之间营造一种全新的学习与协作的文化。
小米集团产业标准研究部总经理周珏嘉表示,作为一家以技术为核心的科技公司,小米始终相信,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赋能是推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
向未来——数字化助力职业教育新作为
会上,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展示了“汽车智能制造生产线的焊接机器人应用编程”课程教学案例,其中构建的沉浸式虚实融合教学等场景勾勒出职业教育“未来课堂”蓝图,引发与会专家对于职业教育未来的思考。
“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一种选择,而且是势在必行。我确信我们一定可以共同创建一个数字技能培养模式,服务全球发展,确保每个学习者都能获得在数字经济中实现个人发展成长所需的技能。”倪乐思说。
“未来应用型教育必须从仅依靠技术辅助发展为由技术驱动,构建一个全球互联、数字化赋能且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职业教育生态系统。”印度尼西亚加扎马达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阿古斯·马优诺说。
“我们将在职业教育智慧化生态构建、全球化共同体建设上努力。”韩锡斌说,中国会一直致力构建更加开放、智能的职业教育新生态,助力全球职业教育取得新作为。
《中国教育报》2025年05月17日 第03版
作者:本报记者 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