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高煦9子全被朱瞻基处死后,朱高燧的子孙后代结局如何?
创始人
2025-08-04 01:01:56
0

朱棣虽然后宫妃嫔有28人之多,但是仅有仁孝徐皇后与吴惠妃(存疑)为朱棣生下皇子,而且吴惠妃所生的皇四子出生不久便夭折了。也就是说,朱棣仅有三个嫡子长大成人。

靖难之役后,朱棣继承大明王朝的皇位,成明朝第三位皇帝,史称明成祖。

按理说朱棣继承皇位,按照明太祖朱元璋留下的祖训,理应将嫡长子朱高炽立为皇太子,另外两个儿子册立为藩王。

然而朱棣却在此时犹豫了:

跟随朱棣一起靖难的武将们,以淇国公丘福、永春侯王宁(驸马都尉)为首,见次子朱高煦立下了不少战功,朱棣又喜欢朱高煦,所以大多便支持朱高煦为太子;如此对于这些靖难之役的功臣们来说,自然是好处更多;

正是因为这些武将们的支持,让原本想要立嫡长子为太子的朱棣有些犹豫了。

但兵部尚书金忠坚决反对朱棣立次子为太子,并且将历朝历代“放弃嫡长子立次子的所引起的悲剧”说给朱棣听。之后朱棣又询问了三位比较信任的臣子:

翰林院侍读学士解缙

内阁首辅(后降为次辅)黄淮

左春坊左中允尹昌隆

这三位,都支持“立嫡长子”。

然而即便是如此,朱棣还是没有下定决心。

最终因为解缙的一句“好圣孙”,让朱棣下定了决心:

嫡长子朱高炽立为了皇太子
次子朱高煦被封为汉王
第三子朱高燧被封为赵王

二人也有了自己的封地,但是二王并没有像以前的藩王那样安安稳稳前往封地就藩,而是继续与长兄朱高炽争夺太子之位,尤其是汉王朱高煦。至于赵王,则是留在了北京城。

一直到永乐十四年,朱高煦才离开京城,前往自己的封地乐安。

自朱高煦就藩开始,朱高炽才算是坐稳了太子之位。

然而朱高煦仍旧心有怨恨,对长兄为皇太子不满,而密谋造反。

至于赵王朱高燧,见二哥争夺太子之位失败后,居然敢密谋谋害父亲朱棣,好在并没有成功。在长兄朱高炽的一番求情下,朱棣才没有计较。

正是因为有长兄朱高炽的宽仁,朱高煦与朱高燧才得以安稳度过永乐一朝。

然而两个弟弟似乎并不领情,尤其是汉王朱高煦,居然起兵造反,最终落得一个被炙死在铜缸中的结局,九个尚且在世的儿子全部被杀。

那么,在汉王朱高煦一脉断绝的同时,也不安分的赵王朱高燧以及他的子孙后代结局如何呢?

汉王一脉断绝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已经65岁的朱棣仍旧坚持北伐,然而已经年过花甲的朱棣终究已经年老体弱,在北伐回京城的路上便去世了。

朱高炽作为做了20年的皇太子,自然是毋庸置疑的皇位继承人,在北京继位,史称明仁宗,年号洪熙。

朱棣去世后,对皇位仍旧没有私心的汉王,便派了自己的心腹入京,打听京城的情况,准备寻找合适的时机造反。

朱高炽登基后,将两个弟弟都召来京城,不仅为两个弟弟都增加了俸禄,而且给了两个弟弟十分丰厚的赏赐,为的就是让两个弟弟能安稳做一个藩王。

这年十月,朱高炽又下旨将汉王第三子、唯一还在世的嫡子朱瞻坦(嫡长子朱瞻壑在永乐十九年时已经去世)册立为汉王世子,至于汉王其他的儿子们,都被封为郡王。

仁宗如此仁厚,但汉王仍旧不死心。

洪熙元年(1425年),仅在皇位10个月的仁宗病逝了。

仁宗病逝的时候,皇太子朱瞻基并不在京城,而是在南京。

仁宗身边的心腹大臣夏原吉,担心仁宗的病逝被汉王得知后,会趁机起兵,所以同诚孝张皇后等人商议后决定先不发丧,而是将皇太子朱瞻基召回来以后再行发丧。

汉王原本打算在半路上截杀侄儿,然而却失败了,为此汉王对夏原吉是十分忌恨。

最终皇太子朱瞻基得以顺利继承皇位,史称明宣宗,年号宣德。

宣宗继位后,跟自己的父亲一样,厚待两位亲叔叔,给汉王与赵王二王的赏赐远超其他藩王

宣宗继位后不久,汉王便提出一些请求,宣宗都照准,并且答谢叔叔;

之后汉王提出的意见,宣宗也都答应了。

宣宗如此厚待自己的叔叔,反而让汉王觉得自己的侄儿软弱可欺,这让汉王不仅更加的蛮横,而且还让汉王又看到了“继承皇位”的希望。

更何况自己的父亲朱棣,便是通过造反、成功取代侄儿登上了皇位,汉王还是父亲朱棣继位的大功臣,这让汉王如何能不心动呢?

然而汉王忽视了,他并不是父亲朱棣,他的大侄儿宣宗朱瞻基更加不是建文帝朱允炆。

宣德元年八月,汉王正式起兵造反。

虽然得知叔叔起兵,但是宣宗仍旧不忍心出兵,而是派人给叔叔送去了书信,希望叔叔能够迷途知返。然而汉王并没有丝毫悔改之意,还给公侯大臣们写信。宣宗无奈只好出兵征伐叔叔,而且在杨荣等人的劝说下,宣宗是御驾亲征。

在率兵前往乐安的路上,宣宗还多次给叔叔写劝降的书信,但是汉王并不理会。

但是朱高煦的起兵毕竟名不正言不顺,而且还是宣宗御驾亲征,乐安城内的叛军便想要将朱高煦活捉献给宣宗。汉王大吃一惊,便投降了侄儿。

虽然朝中臣子都建议宣宗直接处死汉王,但是宣宗并不忍心处死自己的亲叔叔,在让于谦历数他的罪状后,将其幽禁在了皇城西安门内,废为了庶人。

若是朱高煦能够如此安稳在西安门内待着,安度余生的话,自己的儿孙还是很有希望继续享受荣华富贵的,汉王世子朱瞻坦也能继承汉王之位。

然而朱高煦偏偏没有珍惜侄儿给他的机会,在宣宗去探望叔叔的时候,朱高煦却故意将侄儿绊倒了。如此不将一国之君放在眼里,戏耍皇帝,这让宣宗如何能忍呢?

最终宣宗让人将三百斤重的铜缸扣住叔叔,最终朱高煦被炙死在铜缸之中。

汉王去世后,宣宗盛怒之下也没有放过朱高煦九个尚且的儿子,将他们全部处死。

如此明成祖朱棣——汉王朱高煦这一脉,便彻底断了。

在朱高煦起兵的时候,宣宗的三叔赵王朱高燧在干什么,宣宗又是如何对待三叔的子孙后代的呢

赵王朱高燧很是识趣

在朱棣三位嫡子中,朱高燧虽然是最没有希望继承皇位的,不过作为朱棣最年幼的儿子,深得父皇的宠爱。正是因为朱棣的宠爱,让朱高燧恃宠生娇,经常做一些不法之事,而且跟二哥汉王朱高煦一起诬陷太子。

甚至在永乐二十一年,朱棣病重的时候,朱高燧甚至伪造遗诏,打算毒害父亲。

此事暴露后,朱棣便问儿子:这件事情当真是你做的吗?

朱高燧被父亲的反问吓坏了,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

好在太子朱高炽在一旁为弟弟辩解,朱棣才没有追究。

经历此事后,朱高燧也收敛了不少。

后来不管是仁宗继位还是宣宗继位,都十分厚待赵王朱高燧。

朱高燧也算是比较安稳,最起码在二哥起兵造反的时候并没有附和一起起兵。

不过在汉王投降后,在宣宗一行人行至单桥的时候,尚书陈山还是有些许担忧,便建议宣宗将赵王朱高燧抓起来,理由是:

赵王与汉王一起密谋造反已经很久了;若是不将赵王抓起来,恐赵王日后会效仿汉王。

宣宗对是否将三叔也抓起来很是犹豫,毕竟宣宗也担心日后三叔会造反,但是二叔造反的时候二叔毕竟没有一起起兵,若是直接将三叔抓起来会不会不妥呢?

正当宣宗犹豫不决时,杨士奇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认为将赵王抓起来不妥当。

宣宗思虑再三后说道:先帝跟我的两个叔叔很是友爱,汉王起兵造反,我没有理由纵容,赦免其无罪;但是赵王并没有丝毫谋反的样子,若是将其抓起来,岂不是辜负了先帝吗?

其实在汉王朱高煦被囚禁西安门内时,仍旧没有死心,还曾私下里派人同三弟朱高燧联系。

此事被朝廷得知后,便有人建议宣宗削掉赵王朱高燧的护卫,宣宗思虑再三并没有同意。不过宣宗给三叔写了一封信:

惟叔父为皇考同气至亲不可不告。多人所首之事略具别格言之痛心,惟叔父鉴之。

这封信实际上是宣宗在敲打三叔,朱高燧看到侄儿的信后,内心其实是很是害怕的,担心会落得跟二哥一样被囚禁的下场。

朱高燧也很识趣,很清楚朝廷这是在忌惮自己,担心自己会造反。

为了自保,便在宣德二年,朱高燧便主动请求侄儿宣宗削掉自己的常山中护卫、群牧所、仪卫司官校,宣宗见三叔如此有诚意,便收回了他的护卫,至于其他的仍旧为三叔保留着。

就这样,朱高燧用自己的识趣,得以安稳度过余生,宣德六年时病逝了,被侄儿宣宗追谥为赵简王。更加重要的是,朱高燧不仅自己得以善终,还为自己的子孙后代赢得了荣华富贵,赵王爵位也得以世代承袭,一直到明朝结束。

其实在汉王被幽禁京城西安门内,私下里联系赵王朱高燧的时候,朱高燧的嫡长子、赵王世子朱瞻坺刚好去世了。失去嫡长子,又有侄儿的书信敲打,朱高燧自然很清楚自己该如何做才能保住自己、保住家族的荣华富贵。

此时的朱高燧已经仅有一个儿子尚且在世,这个儿子便是原赵王世子朱瞻坺的同母弟朱瞻塙。

朱瞻塙一开始被封为安阳王,在长兄与父亲先后病逝后,朱瞻塙于宣德七年承袭了赵王爵位。

朱瞻塙在赵王爵位上23年的花时间,景泰五年(1454年)去世了,他的儿子朱祁鎡承袭了赵王爵位。在朱祁鎡之后,赵王爵位又承袭了9代,明朝结束了。

赵简王朱高燧用自己的识趣,换来了子孙后代200年的荣华富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英国“有条件”承认巴勒斯坦国,... 英国首相在讨论加沙局势的紧急内阁会议后宣布,英国将在9月份联大会议上承认巴勒斯坦国,除非以色列满足某...
原创 徒... 山野厨房的终极解决方案 当背包重量成为徒步的负担,传统炊具的笨重往往让人望而却步。火枫轻山G2徒步套...
过敏性鼻炎:换季鼻塞的“元凶”... 在季节交替之际,许多人会被突如其来的鼻塞、喷嚏所困扰,这些看似普通的症状背后,可能隐藏着过敏性鼻炎的...
辛芷蕾化身异域女神,漫步敦煌戈... 辛芷蕾的美,真的能打破人们的固有印象。 曾经,她给我的第一印象只是那张诱人的嘴唇,至于其他的,好像...
“来深圳前,我以为旅行只能二选... 第一次带父母来深圳时,我做了三天三夜的攻略,最后还是在世界之窗门口吵了一架 —— 父亲想先看微缩景观...
原创 别... 男人同你来往时,对你动了真情,想与你步入婚姻的殿堂,有一个寸男尺女,组建小家庭,共同生活一辈子,他自...
原创 癌... 一名55岁的女性患者,出现便血的症状已经差不多有半年的时间了,但她却始终认为
肝郁分3级,别乱用药!从“气不... “心里总像堵着口气,没处发泄”“动不动就烦躁,看啥都不顺眼”“不仅爱生气,还总觉得浑身沉、没力气”…...
一位月薪3500元的父亲,在家... 这是一位参加家长会的爸爸即兴演讲,说出无数父亲的心声,全文如下。 各位老师、家长、孩们: 有首歌叫“...
原创 解... 当纸质地图成为旅行者的“数字外挂” 在智能手机导航普及的今天,你可能觉得纸质地图早已过时。但当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