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旁的体验馆里,伸出双手向前缓缓推动——刹那间,高达数米的秦陵地宫石门轰然开启,数千尊陶土烧制的兵马俑在黑暗中整齐排列,陶甲纹路在虚拟火把映照下清晰可见。一柄青铜剑瞬间分解为数百个零件,悬浮旋转。这不是科幻电影场景,而是《帝国密码——秦始皇陵》全真XR体验空间的真实一幕。今夏暑期,一场由科技赋能的文化体验革命席卷全国文旅市场,从秦始皇陵地宫的数字化重现到黄果树瀑布上的西游幻境,从敦煌壁画的动态复活到深夜动物园的沉浸式夜宿,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正彻底改变人们感知历史与风景的方式。
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里的时空穿梭机
当安徽博物院的铸客大鼎上飞出火凤凰图腾,观众瞬间被带入公元前223年的楚国都城——这是《寿春楚歌》XR体验展的开篇场景。游客乘坐火凤凰飞越楚国山河,在集市用蚁鼻钱交易,甚至与春申君共同经历政治刺杀。展览以楚国迁都寿春至灭亡的19年为背景,通过“城门持节”“宴乐楚舞”“寿春决战”等章节,让观众亲历楚国最后的悲壮岁月。
在敦煌莫高窟,科技的魔法让斑驳壁画重现盛唐光彩。通过毫米级扫描和AI图像修复技术,第257窟的九色鹿皮毛重现鲜艳色彩,第17窟的反弹琵琶乐伎手指轻拨,竟在空气中荡起声波涟漪。“数字敦煌·元宇宙分窟”上线首月吸引200万用户,其中00后创作者占比高达72%,他们创作的3000余件数字作品已永久嵌入虚拟洞窟。
而在云南,《探秘古滇》VR展带领观众穿越六大场景:从滇王籍田礼的庄严仪仗到铜矿洞内的开采现场,所有细节均依据省博物馆近百件真实文物数字化建模还原。团队历经8轮迭代、调研百件文物,只为在25分钟内重现古滇文明精髓。
自然奇观+全息科技 山水变身奇幻剧场
夜幕下的黄果树瀑布褪去素颜,陡坡塘的流水成为全息投影的天然幕布。随着裸眼3D技术勾勒出孙悟空的金箍棒轨迹,整片瀑布化作《再回西游》的奇幻舞台——天兵天将踏浪而下,唐僧师徒的身影在水雾中若隐若现。支撑这种震撼体验的是三项核心技术突破,5K超高清视界、 六自由度空间追踪、手势交互系统。
在西藏主题体验馆,观众乘着马头船驶向红山之巅的布达拉宫。借助高精度实景扫描技术,平日不对外开放的金顶群近在咫尺,德央夏广场的石板纹路触手可及。该项目上线即登顶美团上海VR好评榜首位,30分钟的沉浸旅程成为都市人净化心灵的“精神飞地”。
夜游新场景 当博物馆闭馆后、动物苏醒时
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的狼嚎刺破黎明前的黑暗,帐篷里的少年揉着眼睛,用手电筒照亮铁网后闪烁的绿眸——这是夜宿游客的专属时刻。在珠海长隆鲸鲨馆,游客躺着看8米长的鲸鲨从透明穹顶缓缓游过,鳐鱼如同幽灵在帐篷外盘旋。这些曾属于纪录片镜头下的画面,如今成为可触摸的沉浸式体验。
夜宿经济创造出惊人价值,珠海长隆近2000元的夜宿套餐提前半月售罄,跨省游客占比达60%;上海海昌海洋公园通过“夜宿+科普”模式,让闭馆后的场馆持续产生收益。这种“空间复用”思维不仅延伸消费链条,更将传统观光升级为文化认同的深度体验:孩子们亲手触摸豪猪尖刺,在夜色中听饲养员讲述狼群的社会结构——这已然成为行走的自然课堂。
文化科技项目在2025暑期展现出强大的社会吸引力。秦陵XR体验空间试运营期间,青少年占比超过四成,亲子家庭和研学团队成为主力军。在上海虹口的曜时空VR影乐园,2000平方米空间汇聚50余款科技文旅项目,其中《敦煌灵境》让观众亲身参与归义军保卫战,在虚拟莫高窟第156窟中体验“法器大战”的紧张刺激。
在消费层面,科技文旅创造了良性循环模式。游客在秦陵体验空间结束后,可将数字文创藏品带回家;敦煌元宇宙分窟收录用户创作,让普通人作品与千年壁画同展。当文化价值通过体验转化为可持续消费,传统文博机构便拥有了“自我造血”的新路径。
从西安到合肥,从敦煌到黄果树,2025暑期的文旅图景已被科技重新绘制。当上海白领在VR眼镜里触摸布达拉宫的金顶,当夜宿家庭在晨光中与猞猁对视,科技已悄然成为连接古今的文化导体。
“以前觉得莫高窟很远,现在我好像真的‘走进’了盛唐的画里。”一位游客在敦煌元宇宙分窟的留言,道破了这场变革的核心价值——当文化传承从“隔窗相望”变为“身临其境”,当两千年前的楚都城门在XR技术中重现,人类文明的记忆便在这些可触碰、可互动、可共情的瞬间,获得了永恒的鲜活生命力。
浙江云野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智慧文旅建设、全域旅游运营及旅游大数据研究的高科技企业。公司注重“智慧文旅”应用创新,运用云计算、物联网、VR/AR、AI、区块链等技术赋能文旅行业,目前已拥有二十多项自主研发的核心系统及软件著作权产品。科技赋能文旅创新成就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