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住民宿的人似乎总能绝杀开民宿的人。住民宿的人能以游客的视角,全身心地感受日本的风土人情,体验当地最真实的生活氛围。他们可以随意漫步在民宿周边的街道,邂逅那些隐藏在角落的小店和独特风景,将美好的瞬间深深印在心底。而开民宿的人往往忙碌于日常经营,容易忽略那些细微的美好。他们或许更专注于生意的打理,却少了那份纯粹的体验。住民宿的人带着好奇与探索,用心灵去触摸日本的灵魂,这种独特的感受往往让他们在与开民宿的人对比时,占据了绝杀的优势,留下更深刻的记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正观东瀛,作者:颜丹丹
在大阪,民宿已经被贴上了“中国人”的标签,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把民宿经营当作是取得“经营管理签证”的方式。但是这条路在未来将“举步维艰”。
《朝日新闻》7月25日消息,大阪市初步明确“特区民宿”的相关规则,将暂停受理民宿经营牌照的申请。
所谓特区民宿,是根据日本国家战略特别区域法而制定的旅馆业法的一种特例,是在划定的战略特别区域内,针对滞留的外国人经营旅馆类设施,主要是以租赁的方式允许外国旅客使用一段期限,并为其提供相应的语言和服务。
大阪市之所以民宿火爆,一方面是因为它的旅游业很发达,吸引很多外国游客,尤其是大批的中国游客,保证了民宿业充足的客源;另一方面,大阪市的民宿制度相当宽松,对于创业者来说几乎不设限。比如不限制建筑结构和用途区域,只要申请到营业许可,基本全年都可以营业。
客源保障了财源,政策支持了经营,于是大阪聚集了全日本95%的特区民宿,仅大阪市就有6194家特区民宿、1万7000多个房间,活脱脱一个“民宿之乡”。但很多不良问题也陆续浮出水面。
因为租客人员流动频繁而且素质参差不齐,所以噪音扰民、乱扔垃圾等不良行为频发,导致周边住户抱怨投诉“环境越来越差,生活质量大幅下降”;购入成本低、申请手续简单,让很多经营者并不珍惜,甚至做起了甩手掌柜,把民宿的经营管理直接推给运营公司,这就让很多中间商趁机炒作、哄抬房价,破坏了当地的房产交易市场。
为了肃清这种不良经营的歪风邪气,大阪市计划开启整顿,而导火索便是6月份市内一栋新建的超200户公寓被许可做特区民宿导致周边居民掀起反对运动一事。于是大阪府的吉村洋文知事在7月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是时候停止征集民宿经营申请了。”
与此同时,日本出入国管理厅从今年7月10日起正式实施新政策,大幅强化经营管理签证续签申请的审核标准。不仅关注公司的经营流水和纳税记录,还要求申请人提供更详细的经营实绩证明——《实际经营活动报告书》,详细说明公司实际开展的经营业务和管理活动。
曾经,经营管理签证被视为移民日本的捷径,区区500万日元的注册资本金,一处轻而易举就能租到的办公室,一份看似专业貌似详尽的事业计划书,以及银行的开户和员工的招募,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这些“装备”齐全并非难事。但从今往后,绣花枕头似的公司,再不能成为续签的筹码了,因为《实际经营活动报告书》会扯掉虚假经营的遮羞布。
出入国管理局将从报告书的四个方面审查公司实际经营情况。首先,业务执行情况,过去一年具体的经营内容是否符合事业计划书的设定,如果有出入和调整,需要说明原因;其次,未来经营计划也需要明确,尤其是针对亏损公司,还要求其提供经营改善方案,说明如何实现盈利;此外,核查合同、票据、银行流水等,来证明真实业务的往来情况;并且,对于办公室是否实际使用,员工是否真实雇佣,都会通过租赁合同以及雇佣合同、工资单、保险缴纳记录等来进一步落实。
结合大阪市民宿申请的停止和经管签证续签的收紧,对广大投资者而言,如同两面夹击,未来签证政策将越来越强调“实质性经营”,曾经依赖“纸面公司”过关的灰色路径,已经逐步行不通了,而那些打着民宿经营的旗号申请签证的想法也将无计可施。反之,只有将公司经营依托现行制度,扎根于日本社会,建立真实可持续的经营模式,才能真正稳固在留的基础,实现身份与事业的双重发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正观东瀛,作者:颜丹丹(涉日业务中国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