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暑假,我们一家四口沿着土澳东南海岸自驾旅行,从北往南驾驶了2000多公里,畅玩了16天。临行前,一位做保险经纪的朋友拿着我的行程安排,越往后翻看越是面色沉重。最终,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保险买了没?我帮你看一眼。”
原因很简单,这一路上的行程,既有在陌生国度进行极其不熟练的右舵车驾驶,也有乘坐往返将近8小时的游船出海近距离观鲸,还有在艾尔利海滩搭乘观光小飞机空中巡游大堡礁,
更甭说还有在凯恩斯摩尔礁附近的浮潜……如此海陆空品种齐全的极限运动大合集,也难怪这位见多识广的朋友大皱眉头。
无它,这些年他经手过的理赔事件,以及公司通报的案例,见到的奇葩事件数不胜数。如,
A时常出差,某次住宿时察觉房间窗户冒凉风,影响其睡觉。于是爬上桌子关窗户,一不小心后仰摔倒在地,挂了;
B在商场里搭乘扶梯时出了意外,后脑勺着地,摔成了植物人。如今全靠仪器维持体征;
C在攀登5000米以上高峰时遭遇肺水肿,家人想通过保险公司呼叫极速救援,却发现购买的保险没有覆盖高风险运动。
我们总以为,危险离自己很远,可意外往往就在不经意间降临。这时候,一份靠谱的保险,就成为我们应对未知的底气。
这些年,我和孩子们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亲子旅行的路上也见识了各种各样的意外状况:
有时是旅途中突发疾病,孩子半夜发起高烧,人生地不熟的,家长急得团团转;
也看见其他孩子在景区游玩时不小心摔伤,不仅游玩计划泡汤,后续治疗也是麻烦重重。
没有亲眼目睹前,总存在着侥幸心理,认为“这么倒霉的事,不会落我头上吧”。可是,这些看上去小概率的事件,一旦发生在自己身上,那就是100%的麻烦。
就拿我家那次土澳自驾之旅来说,行程中的每一项活动都蕴藏着无尽的风险。
自驾右舵车,对驾驶习惯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土澳高速公路的限速是每小时90-120码,稍有不慎一旦发生碰撞就会车毁人亡;
出海观鲸,船只在茫茫大海上,若遇到恶劣天气或者机械故障,后果不堪设想;
搭乘观光小飞机,更是将性命捏在手上,毕竟空中的状况难以预测;
浮潜更是危险系数拉满,很容易因对海域不熟悉,而出现呛水等意外。
这时候,一份靠谱的保险,就会成为我们应对未知的底气。
平安新推出的“平安行.出行安全守护计划”一改传统保险侧重于事后赔付的做法,建立了“防、救、赔、用”四大功能为核心的新标准。
以“防”为例,假如你计划去川西旅游,出发前,你能获取到目的地的“风险地图”,提醒你“未来3天有暴雨,某路段易塌方”,让你提前知晓风险,及时调整行程计划,做好应对准备。
再讲讲 “救”,这可是平安行的一大亮点。当意外发生时,它能在最快 15 分钟内启动急速救援,真正做到与死神赛跑。在高山、雪地、水域这些高危场景,它的 “海陆空” 联动救援可以迅速响应。
还有 “赔”,平安行也做到了极致。意外医疗费用万元以下,24 小时内就能到账,不用等回到家再跑繁琐的流程。像冻伤、高原反应这些传统保险常说 “不保” 的情况,平安行都纳入了赔付范围。
我们在旅行中,总是期待着美好的风景和难忘的经历,但也不能忽视那些潜在的风险。有了平安行出行安全守护计划,就像是给我们的旅程穿上了一层坚固的 “防护服”,让我们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旅途中的各种 “没想到”。
无论是和家人一起自驾出游,还是带着孩子去探索大自然,亦或是尝试各种极限运动,出发前不妨为自己和家人带上这份 “平安符”,让我们“高高兴兴出门去,平平安安回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