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糖0脂0添加后,注重健康的都市人又把目光瞄向了“低GI”。
品牌们早已开始行动。盼盼、江中猴姑等品牌推出低GI配方食品;去年,喜茶推出使用低GI糖原料制作的“+慢糖多肉葡萄”;霸王茶姬也升级推出健康计算器,为每款低GI饮品定制专属标识;盒马、叮咚上也开辟了低GI食品专区……
《2024京东食品饮料健康趋势白皮书》显示,近一年低GI食品饮料的搜索热度同比增长56%,相关销售额也显著提升。
低GI食品通常指GI值(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低于55的食物。这类食物因消化吸收较慢,能够帮助糖尿病人群平稳地控制血糖。但对于控制体重的人来说,低GI意味着负担更轻的饮食偏好。
在抖音上,#低gi话题超3.6亿次播放;小红书上低GI饮食总浏览量破千万,多篇笔记点赞超10万+。低GI饮食,似乎成为0糖0脂的又一健康食品标签。
图源:verywell health
而在国民健康意识增强,以及全民减重政策的推进下,低GI食品开始出现在商超货架,或者外卖平台更显著的位置,成为都市泛健康消费者的日常化食品。
低GI的春天来了
餐桌上的米饭、白面馒头、面条、糖果是常见的高GI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极快,导致葡萄糖迅速入血,血糖值飙升且饱腹感时间不长。
传统食品品牌依托自身供应链优势,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改良旗下高GI食品。君乐宝、康师傅、旺旺,零食巨头好想你、洽洽、盼盼、徐福记等品牌纷纷入局低GI赛道,用减糖、低GI糖替代常规糖,或者使用鹰嘴豆、青稞等天然低GI食材。
比如,福临门把挂面原料从小麦换成黑青稞,推出“70%+黑青稞挂面”,并针对高血压人群设计了无盐配方。“高糖、高油、高热量”的月饼也走向健康化,传统老字号沈大成推出低糖广式月饼系列,在糖分降低30%以上,融入百合、茯苓、黄精等“药食同源”原料;广州酒家更是直接研发出国内首款低GI月饼。
传统食品品牌入局丰富了低GI食品品类,使其从之前的烘焙类向主食、糕点、饮料乳品类拓展,消费者选择愈发多元。
这些传统品牌看到的机会在于,低GI食品的受众如今已不限于糖尿病患者,减肥、健身人士,孕期需要控糖的女性,以及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普通消费者都成为了核心购买力。
政策推动了低GI概念普及。国家卫健委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中,明确提倡要低GI饮食,鼓励企业开发“低糖”或“无糖”产品,并在食品包装袋上注明“低GI食品认证标识(GGU)”,进而推广低GI这一概念。而今年国家卫健委发布《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和《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也让大众把目光瞄向了低GI饮食。
无糖饮料的兴起为低GI概念的传播打下基础。过去几年,市场上刮起了控糖、减糖的风潮,尽管之后出现了“是否能做到真正无糖”的质疑,却在国人心中埋下了衡量食品健康的新标准。相比直接宣称“无糖”,低GI食品通过一整套系统化的方案重构食品底层基因,有临床经验结果做背书,大众对其接受度相对更高。
新玩家上桌
健康风潮下,玛士撒拉、糖友饱饱等深耕“特医领域”的公司也加入进来。这些公司因为此前植根于特医食品领域,和诸多三甲医院有合作,不仅比一般的食品品牌多了销售渠道,专业机构背书也使其更容易获得消费者信任。玛士撒拉CFO王运龙曾对外表示,品牌热销单品低GI全麦饼干复购率达到20%,销售额破亿元。
由于消费者对低GI食品的需求从正餐走向下午茶、夜宵、户外等多个场景,这些新老玩家也对产品品类、形态做出创新调整。例如采用小包装设计,满足当代打工人随时随地便捷补给需求;推出的威化、五黑坚果脆等不仅适用于下午茶,甚至还被作为喜糖延伸应用到婚庆场景。
健康化升级趋势下,新茶饮品牌们继“0糖”“无植脂末”之后,也把低GI作为差异化竞争点之一。喜茶在宣布全线水果茶产品“真0卡糖”免费后,又联合薄荷健康推出使用低GI糖原料的“+慢糖·多肉葡萄”;霸王茶姬去年公布首批4款产品的GI值,并在门店菜单、小程序等平台增设“低GI”标识,为消费者提供更直观、科学的饮品选择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低GI食品热潮下,盒马、叮咚等新零售渠道不止作为销售渠道,还深入产业上游,以新玩家姿态推动行业发展。叮咚买菜开辟低GI专区,品类涵盖了乳品烘焙、水果蔬菜等,并在页面上写明低GI食品卖点,后续还明确表示计划开发全品类、全场景的低GI产品。
不同于刻板印象里“健康的东西都很难吃”,品牌和平台在开发低GI食品的时候注重还原食物本身风味,满足消费者“既要健康又要好吃”的需求。盒马研发部工作人员介绍,他们通过调节面粉麸质、调整研磨工艺,淡化杂粮相对粗糙的口感,最后再通过比例的调配使得低GI食品的口感尽可能接近普通面粉。
开发低GI食品并不意味着绝对高成本,一些公司选择与低GI赛道里的头部企业合作,规模化采购降低原料成本;或是利用自有品牌剔除中间环节。
低GI距离成为生活方式,还有多远?
大众健康化已成定势,全球知名大型咨询机构QY Research发布报告称,2024年中国低GI食品市场规模已达1762亿元,年增速超10%。
一方面,中国糖尿病人群已超过2.3亿,并呈现年轻化趋势。《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显示,过去40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持续攀升,其发病与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促使国人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另外,全民健康理念下出现多条细分赛道,各赛道受众有一定重叠。低GI与其他健康细分类目融合,满足原有受众多元化需求外,也有机会触达更广泛人群。一些品牌在含有膳食纤维、蛋白质等基础营养素的商品里,降糖减糖打造复合营养的低GI食品。
例如,悦鲜活低GI零乳糖牛奶采用三重滤膜技术解决乳糖不耐受问题之余,还实现牛奶减碳降低GI值;江中猴菇食养饼干因加入碳酸钙具有养胃功能的同时,还获得低GI认证;乐百氏的低GI塔格糖益生菌奶茶,同时添加天然稀有糖塔格糖和4种1200亿活性益生菌……
低GI食品市场的行业机会还在于,消费者愿意为健康支付溢价——主打轻负担、健康茶饮的霸王茶姬2024年单店日均销量远超蜜雪冰城、古茗等中低价格带的茶饮品牌;配料表更干净、价格也更高的无糖茶成为中产新宠。盒马最新发布的《十周年消费趋势洞察》也显示,过去一年,健康类商品复购率同比提升40%,其中低GI主食系列表现尤为突出。
尽管中国低GI食品市场刚刚兴起,可以看到的是,国民对健康产品需求持续增长,各方玩家带来产品创新与多样化发展,低GI食品融入日常生活也只是时间问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精练GymSquare (ID:GymSquare),作者:Wyn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