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话题#差点忘了以前是干嘛的了#火爆全网,成功让团播这个职业得到大众关注。
不刷不知道,一刷吓一跳。
很难想象现在这群在直播间跳舞的主播,居然来自各行各业。
有人做过热门综艺的主持人,有人是新闻记者,有的出自法院系统,甚至有的之前还是护士、消防员。
关于团播一夜暴富的传说,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一夜流水破千万,主播月薪飙到几十万……
好像不抓紧去直播间扭两下,就错过了新的就业风口。
1
几个主播左右耸肩,双腿随着灯光熄灭缓缓舞动,再配上动感洗脑的旋律。
这便是如今火爆全网的“扫腿舞”,几乎是每一个直播间的基本标配。
满屏的“大长腿”,暧昧旖旎的氛围,乍一看确实让人挪不开眼。
毫不夸张地说,当你点进团播的直播间,就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可能有网友认为,团播这种多人跳舞的形式早就有了,并不稀奇。
No no no!现在的团播,早就是next level了,他们吸引流量的法子是一个接着一个。
要么是所有主播乌泱泱站成一排,但能跳舞的就那么一个人,这落差感不就来了。
只要有网友出于好奇问一句,主持人就会引导说“刷对应的礼物”,即可解锁新的舞蹈。
每个主播会对应不同的“礼物”,像是小心心、小啤酒等抖音特效。
要么就是两两PK,一边代表不同的风格,比如甜妹赛道对应御姐赛道。
只有在限定时间内刷足够多的礼物,才能留住你喜欢的主播。
这种竞争机制在团播直播间是常态,每个主播之后还会有需要轮流拉票的日赛,然后是周赛、月赛,乃至团队的决赛,层层选拔的背后,都离不开“礼物”的铺垫。
跳舞只是餐前的小甜点,能让观众刷钱才是重头戏。
不过跳来跳去都是几个舞,团播想要留住观众,就只能铆足了劲开始卷风格。
女主播每天都有不同的主题风格秀,今天穿着睡衣慵懒跳舞,明天可能就是“酷飒牛仔风”。
男主播这边看点也不少。
清一色的西装看腻了,那就换成古装小生接着舞。
古装小生也腻了,那就换成禁欲系的清冷佛子。
这些都不够吸睛,那前面跳舞,后面带货的模式你见过吗?一边跳舞,一边烧烤、吃火锅的英姿你欣赏过吗?
就算都看过,团播直播间依旧不缺剧本。
有的直播间会故意让一个主播不停跳,跳到衣服都湿透,满脸通红,就是“死不求饶”。
别问,问就是得罪直播间的“霸气大哥”,礼物不停舞蹈就不能停。
有的直播间不走寻常路,只要刷礼物就能获得主播们的喊话。
什么普通话英语都是小菜一碟,喵语才是真正的流量密码。
毕竟谁能拒绝一群美女对着你“喵喵喵”呢?
虽说有些舞蹈看着简单,有些套路很好识破,但是团播就好像有什么魔力一样,勾得很多网友无法自拔。
随着团播的爆火,这股风也成功吹到了娱乐圈。
不少男明星也西装革履,“蹭”了一波团播的热度。
哪个明星要宣传新剧,不来上一段扫腿舞,似乎都少了些看点。
实在不行,也得来上一段手势舞。
就连贾冰老师为了宣传电影,都出现在了团播的直播间里。
不少参与过内娱选秀的爱豆,能唱能跳有颜值,就是苦于没有一个舞台。
结果团播这阵风一吹,成功让他们实现了“再就业”。
在不少年轻人眼里,团播这地儿简直是就业界的“新蓝海”,扭一扭就能轻松赚到钱。
但话说回来,团播这钱真有那么好赚吗?
2
现在一刷招聘软件,很难不被团播招募开出的条件给砸晕。
无需多少才艺经验,接受小白,会有专业的岗位培训,一入职底薪便可过万,提成另算。
唯一的门槛,就是颜值和形象得过关。
光是“轻松过万”这一点,足以让很多年轻人蠢蠢欲动。
毕竟现在靠团播暴富的现实案例,是越来越多了。
前有团播女孩表示,自己仅用了7天舞蹈培训,一个月工资最高就能拿到5万,最少也有2万。
后有兼职的团播运镜师接受采访称,自己报了一个三天的运镜速成班,成功实现月入2万。
无论是台前还是幕后,但凡和团播行业沾边,来钱似乎都很快。
尤其是团播主播的门槛,并没有卡得很死。
虽说团播需要会跳舞,但是大多数去面试的网友都表示,就算不会跳舞也没事。
就算颜值不算惊艳,依旧不是太大的问题。
因为所有主播的妆容,都会经过爆改:如同刷漆般厚重的底妆,猴屁股一样的腮红,像被人打了一拳的大卧蚕……
但肉眼看去无比夸张的妆容,有了直播间强大的滤镜加持都不是问题,堪称是现实版“换头术”。
可当越来越多年轻人真正踏入了这行,才发现这里面的水到底有多深。
“轻松高薪”的光环底下,又藏着多少看不见的代价。
比如月入五万的背后,是每天长达十几个小时的工作时长。
除了直播跳舞的七八个小时,每个人都得在开播前进行1~2小时的妆造准备,日常练舞培训,以及直播后的数据复盘,粉丝的日常维护。
所谓的维护,实际上就是要主播去主动私聊刷礼物的网友,将其发展成肯砸钱的大哥大姐。
毕竟团播的营收自然不是靠“刷小礼物”,而是吸引那些出手大方的“金主”。
央视网曾曝光过团播行业的乱象,有女孩被MCN机构要求穿各种低胸服装,跳擦边舞,被各种洗脑。
如果不讨好“金主”,就是对于公司发展不上心,有的甚至要求主播必须有求必应,必要时还得“线下维护”,去陪客户开房。
难怪有网友吐槽道:“这个世界就是巨大的养殖场,除了牛马就是鸡鸭。”
有些MCN机构简直比养殖场还黑心,说好的保底高薪,可它能找几百个理由克扣一大半。
还有的公司钻漏洞,和主播签的是合作协议,不是正规的劳动合同。
回头工资直接不给跑路了,打工人想讨薪都没地方打官司。
就算有主播干到一半发现公司不对劲想辞职,才发现自己面临赔付巨额违约金的现实。
许多年轻人不仅没赚到承诺的高薪,反而因为一纸协议背上了债务,工资没到手,反而倒贴公司一笔钱。
看来,“倒贴上班”这股歪风,终究还是吹到了团播行业。
这些主播的求职经历,算是揭开了团播行业乱象的冰山一角。
只不过被骗得团团转的,并不止这些没有多少社会经验的新人主播,还有可能包括了直播间打赏的“大哥大姐”们。
首先愿意砸钱的,一部分是涉世未深的年轻人。
他们追主播就和追星一样疯狂,爱ta就必须送ta出道,就得给ta打赏,不能让哥哥姐姐受半点委屈。
23岁的学生小盼就因为沉迷女团直播,半年内打赏了近200万元。
有一天晚上,她为了帮自己支持的主播冲榜,一口气刷了近122个“火箭”(金额超12万元)。
这其中部分款项,还是她父亲的遗产。
由于打赏属于赠与性质,款项都已无法追回。
● 图源:抖音@大象新闻
这种毫无上限的打赏,早已跳出“为内容付费”的范畴。
更令人警惕的是,这种打赏早已不止于冲动消费,还掺杂着刻意为之的情感欺诈。
有的男主播堪称“时间管理大师”,以维护之名同时联系多名女性,利用“卖惨”“暧昧”等各种情感话术,哄着姐姐给自己转账。
44岁的袁女士被哄得晕头转向,3个月给男主播打赏转账了43万元,甚至还为了他冲动离婚。
等到榨干价值,男主播彻底失联。
袁女士这才回过神来,原来自己掉入了新型的“杀猪盘”套路。
● 图源:抖音@读嘉新闻
有一说一,现在随着专业人才的下场,团播行业也开始进入精品化的下一阶段。
抖音直播纪录片《主播的诞生·团播背后》里,介绍了七维动力公司是如何布局团播的。
这个公司创始人曾参与制作过国内不少热门综艺,如《我是歌手》《创造101》等。
整个团队有着深耕综艺领域多年的经验和优势,干起团播来算得上是得心应手。
像是前期选角到整体舞台、妆造设计都是经过专业团队打造的,灯光硬件用的也是春晚、欧歌赛ACME同款,视觉把控则是《舞蹈风暴》《为歌而赞》及众多艺人演唱会的视觉主理人和总导演。
团播行业的兴起确实也带来了一定的就业机会,让很多渴望舞台却苦于找不到门路的年轻人看到了希望。
专业团队的入场虽为团播行业指明了方向,但是团播行业仍处于一种野蛮生长的阶段,存在不少良莠不齐的中小机构。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能看到越来越多优质内容本是好事,但打赏这事儿可别跑偏成攀比大赛。
没必要自己啃泡面给直播间刷“火箭”,更别真把对面当“家人”了,尤其得防着那些嘴上各种好听话,转头就把你钱包当提款机的套路。
至于想入行闯一闯的年轻人,也得擦亮眼睛了:镜头前的光鲜亮丽可能是一天跳舞十几个小时,对着“大哥大姐”赔笑换来的。
说到底,团播行业想要长期发展,就该努力甩掉各种负面标签。
但这需要行业、监管、观众与从业者共同守护,一起努力整治乱象,才能真正让团播往优质化、精品化的趋势发展,让每一份热爱都不被辜负。
参考资料:
[1] CCTV丨一线:团播爆火的背后
[2] 南风窗丨专业人才下场,团播进入精品化时代
[3] 新京报丨欠薪、擦边、违约金,困在“团播”里的年轻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华人研究室,作者:暮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