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四川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已经结束,今年新生已经在陆续报到了。作为全国第五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之一,今年是四川省改革落地的首次招生录取。
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公办大学依然是普遍考生的首选,而民办大学则在招生过程中,遭遇了“几千个本科名额没人读”“民办招生下滑”“线下补录”等危机。以川内18所民办本科高校普通本科批次招生表现来看,整体呈现出冷热不均的对比趋势,个别民办本科高校专业组录取分数甚至超过了省特控线。同时,多数民办高校进行了数量不小的征集志愿,甚至是多次征集志愿。
今年的招生工作录取结束后,川内不少民办本科及独立学院都发布了各自的招生总结,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如成都锦城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等,凭借产业对接(如IT、医疗等)和就业质量,实现一次性录满和满额投档,在全省18所民办本科高校中,是少数。
成都锦城学院今年总体表现突出,在四川省的录取来看,历史类101组(审计学)调档线为534,高本科批次控制线67分,甚至高于四川省特控线;历史102组518分,高控制线51分;103组512分,高控制线45分。物理类101组(审计学)514分,高省控线76分;102组483分,高控制线45分;103组480分,高控制线42分;104组492分,高控制线54分;105组485分,高控制线47分。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的智能金融联合双学位创新班,调档线487分(平均分492分)高出省控线(物理类)49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科拔尖人才实验班)(要求高考数学单科成绩大于等于125分)平均分492分,高出四川本科省控线(物理类)54分。
吉利学院在川物理特色专业组103(车辆工程、电子信息类(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平均分超控制线30分。
成都东软学院计算机类相关专业在川录取分数线最高超省控线44分,数字艺术类相关专业在川录取分数线最高超省控线73分,医学类相关专业在川录取分数线最高超省控线47分。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历史类101专业组调档线492分,超省控线29分,102专业组调档线513,超省控线46分。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一次性满额投档,其中,物理类专业组102,调档线478分,超省控线40分;专业组10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金融联合学士学位创新班),调档线499分,超省控线61分。
事实上,在未完成招生计划的情况下进行降分补录,属于正常操作,且部分公办高校也会有征集志愿。但是,分数降幅一般控制在本科线下20分左右,像今年全国不少民办本科动辄超过30分,或者多次征集志愿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
在广东20多所民办本科院校中,有14所高校需要补录。经过三次征集志愿后,仍有多所高校“未招满”。如湛江科技学院经第三次征集志愿后,仍“缺口”2900余人。
除了广东,针对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广西、黑龙江启动了本科第四次征集志愿。其中,广西更是最后征集志愿时“不受文化录取最低控制线限制”。云南则启动了第六轮征集志愿。
我们统计了川内民办高校普通本科第一次征集志愿的情况。四川工业科技学院累积663个,四川工商学院累计758个,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559个,成都外国语学院780个,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839个,绵阳城市学院607个,成都文理学院534个,成都艺术职业大学210个。这些已经是数量相对比较大的第一次征集志愿的川内高校了,相比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川内高校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以川内高校征集志愿为例,传统的市场营销、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护理等专业占比很大。此外,外语类专业表现疲软,成都外国语学院第一次780个征集志愿里,俄语、德育、法语、阿拉伯语、日语等语言专业累计超过半数。
除了征集志愿外,各民办高校的最低投档线,不少院校在逐年增加在川招生计划且满档录取的情况下,热门专业投档位次与往年基本持平,多数专业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川内一民办高校招生负责人表示,这与公办本科高校在川招生计划的增加有直接关系,在考生普遍首选公办的情况下,民办的录取位次自然会往下滑。
为什么有的专业收分持续热门,而有的专业录取则一年不如一年?“家长或考生选择民办高校,普遍首要考虑的是就业,因此,就业现状好,未来前景好的专业最受追捧。”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相关招生负责人表示,专业的就业情况直接影响着考生的报考。除了各自学校的传统优势专业外,一些新兴行业相关的专业如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在众多学校也受到考生不同程度的青睐。
就以西财天府学院的智能金融联合双学位创新班为例,该专业是2023年新开设的专业,由西财天府与电子科大成都学院共建。就读该创新班的同学,仅交一份学费就能同时学习两所高校的优势专业,毕业能获得“经济学+工学”联合学士学位,从而实现复合型高端就业。所以,该专业从2023年开办以来,甚至还没有毕业生,就深受高分考生青睐。该专业今年在西财天府学院的调档线487分,平均分493分;在电子科大成都学院的调档线为499,为该校的最高调档分。而且,西财天府该专业2025年面向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物理类/理科招生,不仅调档线稳定保持在所有录取专业的前列,录取学生平均分高出省控制线50分的省份占到2/3。
又比如成都锦城学院的审计学专业,在往年高考时是文理兼收的。今年在历史物理分类的情况下,无论历史类还是物理类,均是该校收分最高的专业,在历史类的收分甚至超过了省特控线。成都锦城学院相关招生负责人表示,审计学一直是该校的优势专业,与四川大学审计学专业共享师资,早在2015年,该校审计学(ACCA)专业就在川一本招生,是四川省同类院校中最早进入“一本”批次招生的高校,就业情况一直很好,四川省会计师事务所协会每年的招聘,基本上就在西南财经大学和成都锦城学院两所高校集中进行。
像吉利学院的车辆工程专业,在2021年就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以及新能源汽车工程等专业,依托吉利控股集团产业链资源,就业前景是考生在填报的时候就能预想的,招生也是非常好的。而这几年热门的低空经济相关专门,在吉利学院的招生情况也很好。
还有一点值得提出的是,这些民办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像上文提到的热门专业,一个专业就是一个专业组,非常干净,学生不用担心被调剂,如果是有志于这个专业的学生,就能够比较大胆的填,那学校收到的学生情况总体就很好。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此前曾发文表示,除了民办本科院校招生遇冷,民办初中、高中也遭遇了同样的困境。招生遇冷,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环境变化。总体看来,招生计划缺额多、降分幅度大的民办学校,均是办学缺乏鲜明特色的、近年来毕业生出路不理想的学校,这些学校招生遇冷,是学生、家长“以脚投票”的结果。
今年的投档数据,让不少人思考,民办高校未来何去何从?不可否认,当前生源竞争颇为激烈,但头部热门院校表现稳健、少数院校逆势进步,依然彰显了民办高等教育在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等方面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