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昨天,中国的免签国家名单里,多了一个熟悉的名字:俄罗斯。
自2025年9月15日起,中方将对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来华经商、旅游、探亲访友、文化交流、过境等,不超过30天皆可免办签证。
这消息一出,旅游市场瞬间点燃。
据去哪儿网数据显示,消息发布后短短半小时内,平台上莫斯科-中国相关航班的搜索量同比暴涨近一倍,瞬时搜索峰值更是高达4倍。
而另一家平台携程数据则显示,今年暑期,俄罗斯已经稳居中国入境游TOP3客源国,7月以来俄罗斯入境中国的旅游订单同比增长150%,北京、上海、三亚、广州、哈尔滨是他们的热门打卡地。
但事实上,俄罗斯游客来得多,花得多这件事,并不是从免签才开始的。
今年暑期,我在三亚柏悦、瑰丽等几家五星酒店沙滩走了一圈,不乏金发碧眼的俄罗斯游客,他们成群结队地游泳、日光浴、购物、带娃、拍照,享受中国热带海岛的阳光与便捷。
许多三亚本地商家甚至已经练会了几句俄语:Здравствуйте(您好)、Хорошо(好的)、Спасибо(谢谢)、Сколькостоит(多少钱?)”说得磕磕绊绊,但足以完成一单生意。
北京的雅宝路,更是俄罗斯人来华购物圣地。
你如果在商场楼下多停留几分钟,不难看到拉着行李箱、带着购物袋、结伴而来的俄罗斯人,一边比划一边挑货。
当地商家说:“俄罗斯客人一出手从不含糊,喜欢成套买,皮衣、箱包、羊绒、茶叶……单价比国内客人高,就是要货好。”
上海这边,俄罗斯人存在感也在变强。
有上海的入境地接社和旅界反馈,这两年,外滩、南京西路、豫园、上海迪士尼这些地标区域俄语导览需求大增,越来越多酒店和商圈也开始引入俄语标识、自助翻译、境外支付等服务。
俄罗斯游客增多造福的不止是大城市,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今年春天在吉林边境小城珲春时看到的一幕。
无论是做艾灸的俄罗斯大叔,做美容的俄罗斯大妈,还是其乐融融撸珲春大串的俄罗斯家庭,肉眼可见,俄罗斯游客在这个国内非旅游旺季占据了当地不小的游客份额。
这种反季逆行的旅游热,在中国大多数城市还在为淡季订单焦头烂额时,珲春的俄语招牌早就挂了多年。
来自俄罗斯旅游运营商协会的数据也显示,2024年俄罗斯有180万人赴华旅行,2025年预计将突破300万人次。
过去,我们常常提欧美游客、日韩游客,却忽略了这批近在咫尺的高意愿邻国消费能力,但其实他们一直在中国认真花钱。
二
为什么这些年俄罗斯游客对中国旅游情有独钟?
说起来,这事和他们去哪儿旅游方便有关,也和他们的消费力没地方花有关。
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美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逐步升级,尤其是旅游签证限制。
欧洲申根签不批,美签更难,日韩市场也日趋冷淡,这让俄罗斯人在出境旅游时不得不转向更友好的国家,中国、印度、土耳其、阿联酋,正是俄罗斯人这几年的热门目的地。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是愿意来,俄罗斯人现在也有钱能花。
其实俄罗斯的战时经济不像很多人想的那么脆弱,据世界银行数据,2023年和2024年,俄罗斯的GDP分别增长4.1%和4.3%。
如果不看汇率,只看真实购买力,并排除通货膨胀因素,俄罗斯的经济总量在全球排第四,超过日本和德国。
换句话说,一方面俄罗斯人的旅行选择变少了,另一方面他们口袋的钱还在增长、在膨胀,旅游服务链条完善的中国,自然就成了俄罗斯家庭性价比最高的答案。
拿我亲自去过的珲春来说,它是吉林省唯一的对俄口岸城市,自然扮演了接收俄罗斯游客的重要前哨角色。
据当地业者反馈,2023年中俄免签团队游重新启动后,珲春口岸的边境游客人数猛增。在淡季的时候,俄罗斯游客的数量甚至超过了国内游客。
此外,我在珲春当地采访时,有位做地接多年的旅行社朋友还曾悄悄和我分享了一个行内小秘密。
他说,每到俄罗斯的征兵季节,珲春口岸的俄罗斯游客就会悄悄多起来。
而为了更好地接住这波流量,珲春这两年也确实下了功夫。
去年,珲春新开的哇斯托克欢乐岛主题乐园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这个乐园的定位从设计上就非常“懂俄”:大门是一尊巨型套娃雕塑、园区建筑充满浓烈的斯拉夫童话风格、餐饮区则主打红菜汤、面包圈、奶酪、烤肠等俄式小食。
我实地走了一圈,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全年恒温的大型水世界,在东北冬天都能玩水,对俄罗斯亲子家庭来说,吸引力拉满。
再加上整个珲春城区几乎所有商业设施都配备俄语标识、俄语导购、俄语菜单,难怪珲春在俄罗斯远东家庭游客中的口碑越来越好。
在全球都在封锁俄罗斯游客的时候,中国敞开了门,而俄罗斯人,也用自己的护照和钱包,选择了那些愿意欢迎他们的城市。
三
中国对俄罗斯单方面免签的消息一出,很多人除了惊讶,更也在期待俄罗斯方面的回礼。
国内社交媒体上不乏什么时候俄罗斯也能对中国免签的讨论,有网友直言,别说别的,光是能省下377元签证费,就已经很有吸引力了。
这件事,已经在路上了。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9月2日报道,俄中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俄方主席季托夫正式表示:俄中免签政策是对等的,中国公民也将享受同等待遇。
季托夫原话是:“俄罗斯人去中国,坐飞机或者坐陆路交通工具可以免签,持普通护照最多可停留30天。当然,中国公民来俄罗斯,也将享受同等待遇。这是刚刚公布的两国政府间协议带来的便利。”
这意味着,不远的将来,中国游客也能免签畅游俄罗斯。
实际上,中俄双方的旅游互免签证早就开始试水了。
2023年8月1日起,中俄两国正式恢复了团体旅游免签协定:只要通过官方指定旅行社,以3人至50人的规模成团,最长可在对方国家停留21天,无需签证。
与此同时,俄罗斯也于2023年对中国开放单次入境电子签证政策,在线申请、无需纸质材料,最快4天出签,价格约为50美元。
现在,随着中方主动开放个人旅游免签,对中国游客来说,通往贝加尔湖、莫斯科红场、圣彼得堡冬宫的通道,将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简单。
而对国内出境游产业来说,一个文化相近、距离不远、价格亲民,且还有故事可讲的大市场大门彻底打开了。
当边界线不再是阻隔,成为彼此敞开的邀请函,中俄之间的双向旅行才刚刚开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旅界 (ID:tourismzonenews),作者:theodore熙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