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金融橙 (ID:Me-Finance),作者:陈植,原文标题:《平安健康险退出平安人寿销售渠道 平安集团有何盘算?》
经济观察报记者陈植上海报道
平安保险产品营销渠道整合出现新变化。
近日,市场传来一则消息——平安健康险产品将全面退出平安人寿的销售渠道,平安人寿的“e行销”平台也将下架所有平安健康险的医疗险产品。
平安集团对此回应称,一直以来,平安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积极进行多渠道布局,搭建多元化产品矩阵。未来,平安将持续深化“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升级医疗健康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全周期全旅程的健康管理服务。
记者多方了解到,平安健康险产品之所以退出平安人寿销售渠道,一个重要原因是平安人寿计划销售自营医疗险产品。
一位平安健康险人士向记者证实上述信息。
他表示,平安集团此举主要是基于业务发展战略的考量,充分发挥人寿公司与健康险公司各自的业务优势,进一步做大医疗健康险市场蛋糕。具体而言,平安集团希望健康险公司进一步自主拓展营销渠道,持续扩大健康险产品的用户覆盖面与市场规模;平安人寿围绕“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不断丰富产品矩阵,提升寿险业务竞争力。
平安人寿的算盘
平安集团中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逾1300万平安人寿客户使用健康管理服务。截至2025年6月末,在平安近2.47亿的个人客户里,约63%客户同时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提供的服务权益,且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客户的客均合同数约3.37个、客均AUM(资产管理规模)约6.14万元,分别为不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个人客户的1.5倍、4.1倍。
此外,今年上半年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达成223.35亿元,同比增长39.8%。其中,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覆盖人寿新业务价值占比近七成,其中医疗健康权益客户新业务价值占比约27%,养老权益客户新业务价值占比约42%。
这些数据均显示,平安人寿如果加大力度销售广泛涵盖医疗养老生态圈各类服务权益的自营医疗险产品,不但将助力平安保险新业务价值持续增长,还能带来更高的客均保单数与客均AUM。
平安人寿已加快相关产品布局——4月,平安人寿推出“平安添瑞•安有护”健康服务计划,为客户提供“重疾保险+重疾服务”的组合,让大病治疗康复全流程更便捷安心。
一位平安人寿运营部门人士向记者透露,另一个驱动平安人寿加码自营医疗险业务的重要因素,是医疗险正成为驱动平安健康险业务保费收入增长的新动能。今年上半年,平安实现健康险保费收入近870亿元,其中医疗险保费收入超410亿元,占据“半壁江山”。
在上述平安人寿运营部门人士看来,随着越来越多自营医疗险产品陆续面世,平安人寿将围绕“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构建更丰富的产品矩阵,持续提升平安人寿业务竞争力与构筑更高业务竞争壁垒。
一位平安人寿代理人向记者透露,平安健康险产品与寿险产品存在较强的互补性,但在实际保险营销环节,不少寿险客户的投保理念比较“传统”——更偏好返还型重疾险等医疗健康险产品,对定期消费型产品接受度仍有待提升。因此,平安人寿需根据不同人寿客群的差异化投保偏好,提供更全面的高质量保险产品供给。
平安健康险着手拓展新营销渠道
上述平安健康险人士向记者透露,当前平安健康险产品营销渠道相当广泛,包括自营团队、平安健康保险App(移动应用程序)、平安健康随身易等,因此上述营销渠道变化对企业业务稳健发展的影响相当有限。此外,平安健康险管理层正在讨论拓展新的营销渠道,助力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健康险业务。
记者多方了解到,平安集团此次调整健康险产品营销渠道的另一个考量,是尽快让平安健康险业务保费收入与运营ROE(净资产收益率)恢复增长轨迹。
平安集团2025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平安集团长期健康险、意外及短期健康险保费收入分别为555.49亿元与221.65亿元,较去年上半年的571.61亿元与235.98亿元均略有下滑;此外,上半年人寿及健康险业务运营ROE较去年同期也下降1.5个百分点。
因此,平安集团希望通过健康险产品销售渠道调整,进一步激发健康险公司与平安人寿更好发挥自身业务优势,通过自主拓展渠道与丰富产品矩阵,进一步做大健康险市场蛋糕,令健康险保费收入与相关运营ROE尽早恢复增长。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来临与民众健康意识持续提升,中国商业健康险市场正迎来积极发展态势。今年上半年,全国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达6223亿元,同比增长2.3%,预计未来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平安集团若能通过行之有效的产品经营策略调整优化,充分激发健康险公司、寿险公司、财险公司、养老险公司的医疗健康险业务发展潜力,有望赢得更大健康险市场份额,以及更强业绩持续稳健发展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