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之旅
杨斯喆||福建
六月底的风,仿佛还带着考场的油墨余温。我和五个好友手里分别攥着一张机票,将毕业的喧嚣塞进背包,准备奔赴心心念念的历史文化名城——西安。
出发的前一天,我们互相通了电话,畅所欲言,笑声在天花板上碰撞。紧接着,大家就忙着计划去西安怎么玩。
抵达西安第二天,我们去参观了兵马俑。晨光里的博物馆庄严肃穆,走进一号坑的那一瞬间,所有的嬉闹都停止了,一千余尊陶俑排成整齐的队列,铠甲上的纹路,以及发丝的弧度都清晰可见,好似下一秒就会穿越时空。我们挤在人群中,仔细聆听讲解员的解说:“这里,每尊陶俑的造型都是独一无二的,……”我在心里十分佩服当年能工巧匠的手艺。我指着那一排最整齐的陶俑给小七看,他突然凑过来:“哇,你看!原来两千多年前也有这么一帮人,和我们一样,并肩站着,憧憬着未来?”风儿,带着泥土的气息,从坑洞的缝隙中穿过。我没有回应,只是悄悄地把那句“可我们的未来,或许不再并肩了”咽回了肚子里。
第三天,我们去了华山。出发之前,小七突然打了退堂鼓:“我真的不想爬呀,山那么高,又是如此险峻,会累死呀!”可我们也不惯着他,硬生生把他拉到了山脚下。刚开始,山路还比较平缓,可越往上走就越陡了,有的地方甚至还得手脚并用。只见小七刚爬完南峰和西峰脸色就发白了,他扶着栏杆,喘着大气说:“我,我真的不行了,你们……先走吧。”我紧紧拉着他的手,指着前面说:“你自己看,前面不就是北峰了吗?上去就可以休息了,小李和小陈也下意识地放慢了脚步,一起为小七鼓劲。小陶也在一边说:“是啊!少了你,一会儿合照时就不完整了!”
就这样,我们从中午走到夕阳西下,终于走完了全程。下山后,我们还一起观看了《长恨歌》,穿着唐装的演员们在多彩绚烂的灯光中如蝴蝶般翩翩起舞,仿佛让我们穿越千年,来到了大唐盛世,一起见证大唐的繁荣与衰落!演出中,不知是谁说了一句:“不知道以后我们还能不能一起再看这样的演出。”我不接话,只是抬着头,不想让他看见我的眼泪,演出结束后,小七拿着一张刻着名字的书签递给了我,他说:“以后看到这张书签,我们就会回想起今天,就算在遥远的未来也会想起曾经的今日。”是啊,那真是个美好的纪念品。
旅行的最后一天,大家都要回去了。飞机落地了,我们在站台告别,没有拥抱,只是说:“大家以后常联系。”看着对方的背影在人群中消失,我想起了小七送给我的书签,上面的字迹好似还带着余温,可那些一起爬山,一起观看《长恨歌》,一起玩耍的时光,也许再也回不来了。我们笑着开场,却在散场时,红了眼眶……
2025.09.05
指导老师:蔡泗明
图片/网络
作 者 简 介
杨斯喆,男,2013年出生,福建厦门人,厦门市莲花中学七年级学生。平时兴趣画画和跑步,并逐渐喜欢上阅读与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