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非洲大陆西南角,有一个国家在获得独立仅24小时后,就做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决定——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更令人瞩目的是,这个国家还将本国极具战略价值的铀矿资源向中国开放,为两国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铀矿资源因其独特的放射性特质,被誉为工业维生素,是发展核能产业不可或缺的核心原料。这些矿石中还富含多种珍稀稀土元素,在现代高科技产业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能够共享如此重要的战略资源,足见这个国家对中国的深厚信任。
这个非洲国家就是纳米比亚,它位于非洲西南部,濒临大西洋,与南非接壤。虽然拥有82.4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国土,但人口仅300余万。纳米比亚的独立之路充满艰辛,自15世纪起先后遭受荷兰、西班牙、英国等欧洲列强的殖民侵略,19世纪更被德国正式占领。
殖民统治的阴霾笼罩纳米比亚长达百年之久,直到1990年3月21日才迎来真正的独立。但独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1915年南非军队趁虚而入占领该国,1949年更将其非法吞并。虽然联合国在1978年通过决议要求南非撤军,但纳米比亚人民又经历了12年抗争,才最终赢得完全主权。
令人惊叹的是,就在独立次日(1990年3月22日),纳米比亚就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一果断决策既源于两国相似的反殖民历史记忆,也体现了纳米比亚领导人的战略眼光。此后,纳米比亚在国际事务中始终与中国保持高度一致,坚定反对霸权主义,主张非洲问题非洲解决。
2019年,中核集团获得罗辛铀矿控股权,标志着两国合作进入新阶段。这座位于纳米比亚西海岸的铀矿是该国重要资源宝库,合作开发使纳米比亚跃升为全球主要铀生产国。2017年,中国企业运营的湖山铀矿成功产出首桶铀,这个储量世界前三的铀矿项目,成为中纳合作的典范。
两国合作之所以被称作飞天入地,一方面源于中国航天员杨利伟等人的多次访问在当地掀起航天热;另一方面则因中国医疗队累计为10万纳米比亚民众提供义诊服务,真正将合作落实到民生领域。2018年纳米比亚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后,两国在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更加密切,如今学习中文已成为纳米比亚年轻人的新时尚。
三十余年的携手同行,使中纳关系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从铀矿开发到航天交流,从医疗援助到人文互动,两国合作既着眼战略高度,又扎根民生需求,正在书写更加精彩的合作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