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宇峰站在威尼斯的里亚托桥上,看着夕阳将大运河染成金红交错的长绸。水波荡漾,贡多拉船夫哼着古老的小调,声音在水面上跳跃,又沉入绿波之中。他此来并非为了追逐浪漫,而是受一位匿名委托人之邀,鉴定一批刚被发现的“马可·波罗私藏手稿”。
水城的气味扑面而来——潮湿的石墙、咸腥的海水、隐约的咖啡香和陌生方言交织的嗡鸣。他深吸一口气,像是要把这座城市的灵魂也吸入肺腑。作为一个古籍鉴定师,吕宇峰习惯用嗅觉记忆城市,威尼斯在他的嗅觉谱系中是“被水浸泡的历史”的味道。
行至圣马可广场时,他突然停步。人群中,一个戴威尼斯传统面具的身影一闪而过,那面具的彩漆图案异常熟悉——正是委托信上的火漆印纹样。吕宇峰下意识摸向胸前的内袋,那里放着那封改变他行程的神秘邀请函。
“阁下想必就是吕先生了。”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浓重的意大利口音。转身时,面具人已近在咫尺,手中并无手稿,却递来一把古老的黄铜钥匙。“真正的见面礼在玫瑰圣母堂的第三忏悔室。”说罢便融入潮水般的游客中,留下错愕的吕宇峰握着那把冰凉的钥匙。
他改变路线,沿着少有人知的小巷深入水城腹地。高耸的建筑夹出狭窄的天空,脚步声在百年石墙上撞出回响。导航在这里失效,唯有直觉引领方向。在某条无名小巷的拐角,水面突然漫上石阶——涨潮了。威尼斯正温柔地吞噬着自己的街道。
玫瑰圣母堂静立于偏僻一隅。推开沉重的木门,凉意混着焚香气息扑面而来。第三忏悔室的门虚掩着,里面没有手稿,只有一面威尼斯手工镜。当他拿起镜子,镜面映出的不仅是他的面容,更反射出忏悔室后墙上刻着的一行小字:“真正的珍宝不在追寻之物,而在追寻之眼。”
吕宇峰忽然明白了什么。他走出教堂,夕阳正好沉入水天一色处。大运河再次泛起金光,但这次他看到的不是美景,而是无数光影交错的密码。匿名委托人、面具人、钥匙、镜中留言——这一切都不是为了展示珍宝,而是为了考验他这位鉴定师的眼睛。
水城威尼斯依旧喧闹,但吕宇峰的内心却异常宁静。他不再急于寻找答案,而是让水城的节奏渗透进自己的身体。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将用鉴定古籍的方式,解读这座水城的每一道波纹、每一块石头、每一个倒影。真正的委托,现在才刚刚开始。
夜幕降临,他将那把黄铜钥匙抛入运河,看着它沉入水底。有些门不需要真正打开,有些谜题本身就是答案。水城威尼斯终于向他露出了真实的微笑——不是作为旅游胜地,而是作为一个等待被阅读的、活着的古老文本。而他,吕宇峰,已经成为这个文本的一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