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路边葬礼,从何而来?
创始人
2025-09-29 14:45:12
0

The past is never dead. It's not even past.


——William Faulkner, Requiem for a Nun


不久前,我难得地在美国坐了一阵公交车,下车回家的路上更是久违地步行穿过平常总是开车路过的十字路口。等待车流通过的间隙,红绿灯柱子手写卡片和花束吸引了我的目光:



留下这些的人是一位母亲。按照纪念卡片上的说法,如果他的儿子还在世,今年八月份将是他的41岁生日。


我想起以前也在各种路口看到过十字架、花束、甚至毛绒玩具;也听人说过,这些看起来温馨的标识,通常都是纪念在这里因交通事故而失去生命的人们。而眼前的柱子上,花虽然已经完全枯萎,纪念卡片上的手写字迹仍然崭新。于是我下意识地尝试在路边找到可能是事故留下的印记,却什么都找不到。


后来我了解到,这场事故发生的时候是2015年,至今已经过去了10年。


在他的家人的纪念下,这个已经被灰尘重刷过无数遍的路口,才再一次记起了这个鲜活的生命。


一、事故边上的Roadside Memorial,恐怕还没有个很好的翻译


在美国,在交通事故路口为逝者放置这样的纪念物有一个专门的词:“Roadside Memorial”(直译为路边纪念处)。网络上也有专门的网站供人们提交和查找全国各地的纪念处,并标明了地点、逝者名字,以及事故发生的时间。总的来说,Roadside Memorial并不完全是民间零散的自发行为,而是一种有着百年的历史的传统习俗。


所以在想这篇文章的标题的时候,我花了很久时间想要给Roadside Memorial安一个合适的中文名字。Memorial本身也可以译为纪念物、纪念处、纪念碑或者纪念这个行为本身。但是这几个词要不过小要不又过大,都很难表达出这些路边的物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置。


标题里还用了“路边葬礼”——这也不太能准确表达。不过大家可以想象,除了物品本身和“纪念”这个动作之外,Roadside Memorial跨过了时间与空间,它在时间上拥有开始、结束,在空间上则邀请了路过的陌生你我。


二、Roadside Memorial的起源“Descanso”


历史上,Roadside Memorial并没有确切的起源时间。不过大部分的资料显示,它源自于西班牙语中的“Descanso”,在美国,可以追溯到16世纪西南西班牙殖民者留下的传统。


Descanso直译为“安息之地”,通常也有休息的意思。它据说源于过去人们用马车或徒手将灵柩长途运送到墓地(西班牙语为 camposanto)下葬的年代。当送葬队伍在途中停留休息时,会用叠放的石头立起一个标记,那就是Descanso。


当然除了临时的地点外,它也可以表示最终的安息之地。如果一位骑士在征途中去世,人们便会就地埋葬他,并用一个简单的十字架作为墓标。那时在美洲逝世的十六世纪西班牙征服者也很少能被安葬在正式的墓园里,因此一个这样的Descanso也就标志着他最终的安息之所。


在现在的美国,新墨西哥州还保留着比较完整的Descanso习俗。对这里的人们来说,Descanso不仅仅是纪念,更承载着一种悠久的传统。公路施工队在修路时甚至也会小心地绕过它们,或是先记录下位置,再移除纪念标志,等到工程结束后再把它们复原。2007年,新墨西哥州政府还立下法条,把亵渎Descanso定义为非法行为。


当然,西班牙裔中的Descanso与当代的Roadside Memorial并不完全一样,很多美国人也并不知道Roadside Memorial跟Descanso的直接关系——或者说在传承上,并没有完全的一一对应关系。


于是在网上能找到的另一种近代的起源里,Roadside Memorial这种纪念方式起源于亚利桑那州。1940年代至1950年代,亚利桑那州公路巡警曾使用白色十字架标记致命车祸的现场。后来,亚利桑那州政府认为由公路巡警竖立这些十字架并不合适,便交由遇难者家属继续这一做法。


可以说,和Descanso相比,Roadside Memorial除了正式的纪念处之外,还包括临时或非正式的路边纪念,而Descanso更加传承了在美国的西班牙裔的传统纪念方式。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美国人的观念里,Roadside Memorial是一项较为普遍的习俗,可在美国的一些地方,设置路边纪念物不仅不被允许,甚至还会违法。


比如1997年,在西裔人口众多的佛罗里达州曾全面禁止了路边纪念物,这项禁令引发了轩然大波。当地一家奥兰多广播电台甚至悬赏100美元奖励拆除并送达该电台的每一个“descanso”;之后在科罗拉多州,虽然人们可以在私人土地附近纪念物,但不能在公路沿线设置更加正式的纪念处。当地居民和政府曾经历过几个来回的抗议和谈判后,最终,科罗拉多州政府决定,允许人们在事故地点设置一个长方形、蓝底白字、中央带红色“X”标记的标志牌——不过也必须在两年后拆除。


曾有一段时间,美国有多个州都以“交通安全”为由,禁止路边纪念物的设立。但在多年面对公众因禁令而产生的悲痛与抗议后,这些州最终意识到这一禁令并不值得坚持。许多州不得不勉强放宽了原先严格的法律限制。


三、纪念的争议与个体与公共空间的边界


在我所生长的城市文化里,逢清明和忌日在路边烧纸这样的做法是普遍能被接受的,在路上直接留下个人的纪念物却并不常见。所以当我在美国第一次见到绑在电线杆上的毛绒玩具,并为它们所触动时,我只是把它们当作一种异乡的善意,也并没有深究这背后的意义。


直到我第二次、第三次看到它时,脑海里才浮出了十分模糊的疑问。


为什么?


我试着向朋友描述Roadside Memorial与平常我观念里的纪念行为的不同。总的来说,像是误入一场陌生的葬礼。我想要尝试哀悼,却又遗憾对逝者一无所知;想要对这个曾经夺走他人生命的地方保持警惕,却又被鲜花和毛绒玩具所分散了情绪。这其中也掺杂着对公共空间的疑惑:人们真的可以在路边留下个人物品吗?这些东西最后又会去向哪里?如果真的要留下什么,为什么又不是更加突出的警示呢?


总之,现在人们为什么会在路边留下这些温和的纪念物呢?


我在搜索“why do people leave roadside memorials”的时候,发现原来美国人自己对这项习俗也早有很多讨论,在reddit上也能搜到很多类似的帖子。除传统以外,大家的原因的确更多是警醒司机“这里曾发生过事故”,要“小心驾驶”。


不过一位网友的回复我觉得可以总结所有的解释。具体的评论我找不到了,但是我记得这位网友提到了她身边有过几位因为交通事故失去生命的人的亲友,在叙述完他们的故事后,她说:


“无论人们用何种其他方式纪念逝者,都一定会在失去他们的地方格外地想念他们。”


这其中,我还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翻译如下:


大概二十年前,我在小区附近慢跑。那条路上有一个纪念点,我每次跑步都会经过。那是个挺让人难过的故事:一个小女孩被一位酒驾的女士撞倒,当场去世了。


纪念的地方就在某户人家门前,挺简单的——只是一只粉色的毛绒玩具绑在电线杆上,偶尔会有人来放点花。


有一天我慢跑时,看见一个人在那边小心翼翼地把东西捡起来,扔进垃圾桶。我出于好奇就停下来跟他聊了几句。原来他就住在那个事故发生的房子里。他说是他老婆报的警,当时他也在现场,亲眼看到救护车把小女孩送走。他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觉得特别难受。但他说话特别客气,大概的意思是:“大家老是来这儿放东西,但我一看到这些,就会想起那天那个孩子死在我面前。更糟的是,放完也没人收拾,最后都变成我在捡这些枯花啊、烂玩具什么的。但我能理解,他们也只是难过而已,我也不想让他们别放了。整个事儿就……真的挺让人心碎的。


当纪念从高速边上转移到某个人的家门口,从一张不起眼的纪念卡片变成随风飘扬的彩色气球,从一个小型白色十字架生长为十几个层层叠叠大小不一的十字架,Roadside Memorial的设置因为超过了私人空间,所以总会处在个人与公共边界的模糊地带。也因此引发了很多质疑声。现在,论坛里的反对意见总是围绕着:


1. 路边自发放置的过于突出的标识会分散司机的注意力,容易带来更多事故风险。


2. 许多路边纪念物被放置之后就无人整理,尤其是有些事故地会有除家人以外的路人留下物品,多数物品就这么放着成为了废弃的公路垃圾。


也有不少人表达,如果自己因为事故去世,他们完全不希望人们以这种方式纪念自己:




其中不乏这样的观点:


“我为何要在让我失去生命的地方被纪念。”


可即便如此,在这些声音里,也鲜有人反对人们想要纪念逝去的亲友的心情。毕竟生命的逝去,是无法再被反复斟酌的事情。也正是这种模糊的边界,让这一场场路边葬礼得以跨越空间和时间。原本逝去的生命,仿佛也又再一次得以附着在路过的尘埃上,短暂地、微弱地恢复了形状。


这一秒,那些关于Roadside Memorial的讨论在网路上仍在继续,我们也会无意间踏上新的陌生葬礼。纪念会存在,争议也会随之而来。毕竟对于活着的人来说:


“过去从未消亡,它甚至还没有过去。”


参考资料:

https://memoriallocator.com/the-history-of-roadside-memorials-origins-traditions-and-their-lasting-impact/

https://www.thegrandhacienda.com/post/the-evolution-of-descansos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当下Presence,作者:张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11 毫米肺结节,到底算不算大... 在体检报告上看到 “肺结节” 三个字,已经让不少人心里 “咯噔” 一下,要是发现肺结节有 11 毫米...
叶国富拆分TOP TOY冲刺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亿邦动力 (ID:iebrun),作者:卜晚乔名创优品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秋天没胃口?这3 款蒸苹果,暖... 一到秋天,天气一凉,好多人就犯愁—— 没胃口,吃点凉的还容易腹胀,脸色也蔫蔫的没光泽。其实啊,这都是...
小沈阳回应在舞台上被抬走:我是... 搜狐娱乐讯 9月29日,小沈阳发文回应自己在舞台上被“抬走”,他表示自己这是战略性撤退,要给美美孩孩...
1900亿,浙江父子火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资界 (ID:pedaily2012),作者:吴琼报道I投资界PEdaily时...
焦虑障碍:被忽视的情绪困境 海南凯健制药,关注您的身心健康 海南凯健制药有限公司,作为一家立足海南,致力于医药研发、生产和销售的...
曹启富医生:查出冠心病别乱吃药... 不少人查出冠心病后,慌得赶紧找 “偏方药”“特效 pill”,要么跟着病友囤药,要么自己减药加药,殊...
孩子逃课背后:探寻抑郁的隐秘信... 孩子逃课背后:探寻抑郁的隐秘信号 孩子逃课,对于家长来说,无疑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表面上看,逃课似...
2025世界心脏日丨律动不息,... (来源:医学界) 转自:医学界 今天是9月29日,也是第26个世界心脏日。今年世界心脏日的主题是“D...
华南理工校园车祸引深思:校园限... 事发路段。受访者供图 9月27日晚,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发生一起车祸,事故造成一名学生死亡,一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