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翎:真正的相遇发生在生命终结
创始人
2025-10-01 21:01:46
0

真正的相遇发生在生命终结

张翎| 文

《赤道之渡》的最初灵感,来自2024年夏天非洲之行中一个不起眼的瞬间。在肯尼亚一位华人朋友家里,我看到她的非洲保姆在阳台上熨衣服。阳光洒在她的脸庞和头发上,像涂了一层金粉。熨斗的蒸汽升腾起来,她猛地甩了一下手,忽然间,一只蝴蝶从她的指尖飞出,绕着她飞了几圈,翩然远去。那一刻, 我感到某种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召唤——那只蝴蝶把我领进了一个不属于现实的空间。

在肯尼亚的日子里,我遇到了不少非洲女性,大多是单身母亲,在贫困线之下挣扎,靠体力劳动辛苦支撑家庭,养育儿女。 她们平静地接受命运,很少抱怨,脸上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宁静和喜悦。这种天然质朴的务实精神,是我塑造玉妮丝这个形象的基础色调。

与此同时,我也接触了一些进入华人家庭的当地保姆。她们与雇主之间,存在着语言、文化、生活习惯乃至价值观的种种差异,误会、提防、碰撞几乎是每天的现实。她们会把巧克力包进饺子皮,端上新年饭桌,把螃蟹剪成一个干净的白身,把蟹钳、蟹盖全部丢弃……我也听到了一些关于“手脚不干净”的故事。 这些看似生活笑料的背后,隐藏着对秩序、归属、信任这些深层观念的冲突与误读。这些细节和思考,后来被我写进了《赤道之渡》里。小说里的中国女子刘小雨和肯尼亚保姆玉妮丝原本毫无交集,却被命运之手推入同一屋檐下,在误会、提防甚至敌意中,慢慢看见对方,也看见自己。

写这部小说的最初动因,还不完全在于揭开种族地域文化差异的一个小角——那样的小说不一定发生在非洲。 在我的眼中,非洲独特于其他族裔文化的特质之一,是对生死意义的另类解读。《赤道之渡》情节的整体布局和贯穿始终的悬念,其实都和我对生死观的好奇有关。这种观望一直都在情节的迷雾中时隐时现。

小说最后揭示了一个灵异的真相:这两位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女人,其实都已死去,正是死亡让她们看见对方。她们卸下了一切身份、偏见与惯性,真正开启了灵魂的对话。 死亡让她们回到了人之为人的本质——渴望被理解,渴望爱,渴望完成未竟的梦。

我选择用“死亡”作为小说的结尾和悬念的落地之处,其实也是在回应非洲文化中对死亡的另一种理解。 在非洲,死亡常常被视为一种通道,是灵魂抵达另一种存在的方式。那种对死亡的自然接纳与敬畏,让我反思我们对生命意义的局限性理解。也正是在这里,我找到了“渡”的真正含义。 《赤道之渡》不仅是一次地理意义上的穿渡,它也是一场关于认同、原谅、理解、回望的内心远行。

张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郝... 郝蕾在娱乐圈一直享有良好的口碑,演技过硬之余她的直率个性也备受网友喜爱,甚至被称作口直心快的代表。随...
尿路感染口服抗生素:6种一线药... 尿路感染多由细菌(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侵袭泌尿系统引发,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小便黄赤等症状,...
原创 中...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两位开国君主的光芒格外耀眼——秦始皇嬴政和汉高祖刘邦。他们虽然仅相差三岁,...
国庆首日凌海九华山景区迎客流高... 10月1日,国庆假期首日,凌海九华山景区迎来旅游接待高峰,文旅市场运行态势良好,节日氛围浓厚。 作...
青春力量,守护“国泰民安” 我叫丁芸珠,是泰安市公安局泰山景区分局岱顶派出所的一名新警。首个国庆执勤日心里多少有点忐忑,“不是泰...
揭阳人的浪漫:15对新人集体婚...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揭阳市依托深厚的古城文化底蕴,举办集体婚礼、潮剧展演、英歌舞巡游、特色集市等系列文...
打卡“中国红”丨山东:万人见证... 央广网泰安10月1日消息(记者程立龙 唐磊 李舜)10月1日,1.3万名游客齐聚山东省泰安市的泰山之...
“天下第一水司楼”烂尾被改成酒... 号称“天下第一水司楼”的贵州独山县地标建筑,已被打造成一家酒店,取名紫林山豪利维拉酒店。今年“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