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李政亭 通讯员 何慧
“病发作的时候,感觉肚子里像是有利刃在搅动,我疼得满头冷汗,在床上蜷着也不行,伸直也不行,来回打滚也不行,真是太痛苦了。”李先生今年40岁出头,因为输尿管结石入院,回忆刚到河南省开封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就医时的痛苦,他依然心有余悸。
“泌尿系结石不仅带来剧痛,长期不治疗还会引发严重后果,如肾积水、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结合李先生的病情,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专家、副主任医师张会朋告诉记者,人体就像一套精密的“过滤系统”,肾脏是核心过滤器。平时尿液里的一些物质,比如钙、草酸、尿酸,如果浓度太高,就容易像开水壶里的水垢一样,慢慢凝结成“小石头”。这些“小石头”平时安静地待着,可能没感觉。可一旦它掉下来,卡在狭窄的输尿管里,就会引发剧烈的腰痛、腹痛,通常会伴随恶心、呕吐、血尿等症状。
张会朋长期从事泌尿外科专业临床与科研工作,经验丰富,擅长治疗泌尿系统常见病和疑难病,深得患者和家属信任。他还是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河南省泌尿外科分会委员,河南省预防医学会泌尿外科疾病预防与控制专委会委员,开封市抗癌协会委员并兼任开封市医师协会秘书。
张会朋指出,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是导致泌尿系结石的重要原因。喝水少,尿液浓缩,为结石形成提供“温床”;长期高蛋白、高盐分饮食,增加肾脏负担,促进结石形成。此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尿路感染等疾病也可能引发泌尿系结石。
虽然泌尿系结石危害大,但也不必谈“石”色变。
张会朋指出,预防和治疗泌尿系结石要因“石”制宜、精准施策。专科医生会根据结石大小、位置和患者具体情况来选择。如,对于较小的结石(一般直径小于0.6厘米),可通过多喝水、多运动、服用排石药物等方式,让结石自行排出体外。李先生听从医生指导,每天大量喝水,坚持跳绳、爬楼梯等运动,几天后结石顺利排出。若结石较大(直径大于0.6厘米),或卡在输尿管里引起严重梗阻和感染,则需采取更积极的治疗方法,如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镜取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等。这些手术方法创伤小、恢复快,能有效解除患者痛苦。
张会朋总结了“三多一少”的预防原则,帮助大家有效预防泌尿系结石。
第一多:多喝水。
每天一定要喝够2升水(大约相当于普通矿泉水4瓶)。保持尿液是清澈或淡黄色的,这就说明水量够了。多喝水,让结石物质没机会“抱团”,就算有小结石也能被直接冲走。
第二多:多运动。
有规律的运动,特别是跳跃性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帮助结石在没长大前就顺利排出。
第三多:多注意饮食均衡搭配。
饮食要均衡。如果你得过结石,草酸含量高的食物,比如菠菜、苋菜、花生等,吃之前最好用开水焯一下,以减少草酸摄入,也不要喝浓茶。高蛋白、高盐分的食物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吃大鱼大肉和咸菜腌货也要适量。
一“少”就是少喝饮料。
含糖量高的饮料,会改变尿液的成分,是结石的“最佳助攻手”。最健康的永远是白开水。
多喝白水勤运动,饮食均衡少饮料。坚持以上原则,预防泌尿系结石一点都不难。身体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愿大家都能远离结石的烦恼。
来源:开封日报
上一篇:探秘卫星如何展翅“晒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