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的“粪坑化”,正在逼走最年轻的用户
创始人
2025-10-15 09:44:41
0

虽然很多人还在热烈讨论OpenAI最近推出的视频生产模型Sora,预言它将如何掀起新一轮的内容海啸,但多年后回首,我们很可能会将2025年9月视为社交媒体盛极而衰的转折点。


数据和趋势显示,社交媒体已开始加速转变,它的巅峰期已经过去;它已经从一个(通过美颜滤镜)展示自我的地方,变成了令人疯狂与同时麻木的一张画皮,只有无所事事、百无聊赖的人才会光顾。


近期,数字受众洞察公司 GWI 为《金融时报》(FT)分析了超过50个国家25万名成年人的上网习惯,得出的结论是,社交媒体使用时长在2022年达到顶峰后,便持续稳步下降。


在发达国家,截至2024年底,16岁及以上的成年人平均每天在社交平台花费2小时20分钟,比2022年下降了近10%。值得注意的是,使用时长下降最明显的,是曾经最重度的用户,青少年和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就好像一场极尽奢华的盛宴,刚刚摆上满桌由AI精心烹制的“超加工内容”,多巴胺的刺激被拉到满格,但宴席上最主要的客人——那些曾经最活跃、最投入的年轻人们,却正在起身离席。


一场看似无声的撤退,正演变为一个时代的落幕,预示着一个更深刻、更具决定性的变化。这不是又一次关于“数字戒断”的老生常谈,也不是对某个APP的短暂厌倦,而是一场结构性的、不可逆转的范式转移。


支撑了过去十五年数字经济的底层逻辑正被釜底抽薪,以流量为核心的注意力商业模式正日薄西山。流量的旧神正在死去。一个属于“部落”与“深耕”的新时代,正在废墟之上悄然升起。


一、流量退潮,社交媒体的巅峰已过


近期,英国《金融时报》联合全球数字洞察公司GWI,分析了超过50个国家、25万成年人的上网习惯后,揭示了一个基本上被主流忽视的惊人现象:全球社交媒体的日均使用时长,已经在2022年达到了巅峰,其后一直在持续而稳步地下降。


这种趋势,这不是疫情后暂时的屏幕疲劳,而是一条平滑的、跨越了十多年的“抛物线”的顶点。在发达国家,截至2024年底,成年人平均每天在社交平台花费的时间比2022年下降了近10%。


而这场退潮中,最先转身、也走得最快的,恰恰是曾经最“重度”的用户——青少年和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们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可能也是最先嗅到空气变化的群体。



社交媒体已经从一个人们与亲友分享动态的地方,演变成一个人与人之间互动越来越少的地方。讽刺的是,Meta 和 OpenAI 的新平台可能刚好是社交媒体扭曲演变的终点。


GWI的数据进一步揭示了这种转变的内在动因:自2014年以来,表示使用社交媒体是为了“与朋友保持联系”或“表达自我”的人数比例,下降了超过四分之一。与此同时,只是出于习惯、为了“消磨时间”而打开APP的人数比例却在上升。


这背后是一种更加讽刺的转变:大多数人不再活跃地参与平台互动,而是从有意识的连接,滑向了无意识的刷屏。


社交媒体,正在无可挽回地,变成“反社交媒体”。也就是说,媒体还在,甚至因为AI而更加强大,但是已经没有了社交,没有了有意义的、人与人之间真实的链接和互动。


二、内容粪坑化,涸泽而渔的注意力榨取


社交媒体是如何从一个充满希望的公共广场,堕落到今天这个人人喊打的“数字粪坑”?这并非一日之寒,而是一场可以被概括为“屎化”(Enshittification)的系统性腐败。


社交媒体的腐败过程可以分为三步:


1. 吸引用户:平台初期提供优质服务,不惜代价地吸引海量用户,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社区。


2. 服务商家:当用户形成依赖后,平台开始将这些用户的注意力打包卖给广告商和商家,用户体验开始下降。


3. 榨干双方:最后,平台开始压榨商家,同时彻底牺牲用户体验,将所有价值收归己有,直到整个生态系统崩溃。


今天,我们正处在这场“屎化”的末期,其症状在我们每天的信息流中随处可见:


1. AI“垃圾内容”的全面入侵,盛极而衰


如今的社交平台正被一种诡异的内容形态占领:由AI工具拼接的模糊生活照、用AI配音播报的虚构新闻、毫无逻辑的清单体文章,以及最新的用Sora生成的奥特曼演绎的各种短视频。


用一个营养学的比喻,这就是“超加工内容”,或者说是“预制菜”。这类内容能密集地刺激多巴胺分泌,但信息价值微乎其微,甚至会带来腐蚀性的负面影响。


这些内容被大规模、低成本地生产出来,它们存在的唯一目的,不是传递信息或美感,而是像病毒一样寄生在算法推荐系统上,收割点击和互动。


而这或许是迄今为止为生成式AI找到的最广泛用途:一个完美的互联网营销工具,为满足无限滚动的、一次性的、最低共同标准的需求而精密打造。


当人类创作的内容,无论多么真诚,其互动量都远不及这些为算法而生的垃圾时,真实性便被系统性地边缘化了。


2. “美女机器人经济”与虚拟社会关系的商品化


如果说AI垃圾内容是信息流的白噪音,那么它的主旋律,则是一种更具迷惑性的自动化:高度优化的、与性擦边的“美女机器人”。


AI美女已经无处不在,用精心挑选的自拍回复热门帖子,简介里永远链接着代理网站甚至某个付费成人网站。有时她是真人,有时是AI生成的化身,有时甚至是一个坐在诈骗园区里的抠脚大汉。但这已经不重要了。


“美女机器人经济”的崛起,是社交媒体将“亲密关系”货币化的终极体现。为了在激烈的注意力竞争中胜出,许多创作者被迫像算法一样行事:自动回复、为互动优化内容、大规模地模仿亲密感。


当真人扮演机器人,而机器人又模仿真人时,真实与表演的界限彻底消解。


可悲的是,这种“垃圾内容”的市场需求巨大。它迎合了人们的原始本能。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产业应运而生:你前一分钟还在讨论公共议题,下一分钟,一个机器人就开始向你推销“女友体验”。


这种错乱感,正是我们数字生活充满了疏离与掠夺的缩影。


3. 充满敌意的互联网,正在迎来报应


最终,这一切都指向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有学者将其总结为“充满敌意的互联网”(Hostile Internet)。


这个概念听起来很抽象,但我们身边处处都是它的现实投射。想象一下那些新建的、光鲜亮丽的城市广场或商业中心,设计得宏伟开阔,却几乎找不到一张供人免费歇脚的长椅。


所有的休息区,都被巧妙地设置在必须消费的咖啡店或餐厅里。这种设计并不是无心之失,它就是要将公共空间商业化,让你的一切行为都为商业利益服务,包括短暂的“休息”。


今天的互联网,就像那些不设长椅的广场,它并非为我们而设计,而是为了引发我们特定的、有利于平台盈利的反应。


从侵入性的广告,到加载缓慢的网站,再到故意让你找不到“继续播放”按钮的有声书APP,以及永远砍不完的一刀——每一个设计细节,都充满了对抗性和操控性。


它将我们的数字生活变成了一场筋疲力尽的跋涉,我们必须奋力穿过一片由干扰、推销和算法陷阱组成的黑暗丛林,才能完成最简单的任务。


当一个空间在结构上就与人的福祉为敌时,逃离便成了最理性的选择。社交媒体长达数年的堕落,好像正在迎来它的报应时刻。


三、部落新生:后社交媒体时代的生存法则


那么,当大众社交媒体的广场崩塌,我们又将去向何方?


答案并非另一个“超级APP”,而是散落成无数的小巷、沙龙、同好群和兴趣圈子,即那些“小型花园”。


这类似中文互联网世界所说的“私域”,但又超越其上。当公域流量变得昂贵、低效且充满噪音时,真正聪明的创作者和品牌,早已开始构建自己的“部落”。


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它预示着未来商业模式的几个核心方向:


1. 从追逐广度到经营深度


流量时代的逻辑是“病毒式传播”,追求最大范围的覆盖。一个拥有一百万粉丝的网红是成功的。


但在部落时代,成功的标准是“留存”与“信任”。一个拥有一万名忠实订阅者的作家,可能比那个百万粉丝的网红活得更滋润,也更不容易倦怠。


这意味着,商业模式的核心,不再是依靠广告和流量变现,而是通过提供真正有价值的内容或服务,建立一个高信任度的社群,并通过会员、订阅、付费产品等方式实现可持续的盈利。


价值,正在从注意力转移到信任和关系。


2. 从大众平台到半公开的会客厅


未来的互动空间,将更加私密、小型化和意向性。微信群、Discord服务器、知识星球、邮件列表……这些空间的共同点是:它们通常设有“围墙”(无论是付费墙还是邀请制),这至少能将机器人和噪音挡在门外。


在这里,人们不再是为算法观众表演,而是在自己选择的同类面前说话。创作者追求的不是走红,而是在特定语境中被看见和理解。


这种“部落化”的趋势,正在重塑我们的社交和商业图景。


3. 从算法奴役到“有意的摩擦力”


主流平台的设计哲学是减少摩擦,让你无限丝滑地刷下去。而未来的“花园”和“部落”,则需要引入“有意的摩擦力”,即那些故意设计的、能让你停下来思考的机制。


比如,一个没有算法推荐、需要你手动建立连接的平台;或者,在发布评论前强制要求90秒的延迟,以遏制冲动性的网络暴力。这些设计看似“不方便”,却是在将被动的、被算法劫持的注意力,重新交还到用户手中。


四、最后的经济学:我们真正需要衡量的是什么?


这场从“广场”到“部落”的大迁徙,不仅仅是商业模式的迭代,它触及了一个更根本的问题,正如我们前不久推荐的《最后的经济学》中最后所追问的:我们到底该衡量什么?


过去十五年,社交媒体用一套“疯狂的仪表盘”定义了我们的成功:粉丝数、点赞数、转发量。这套系统和我们衡量经济的GDP一样,存在致命缺陷:它只能看到流量,却看不到流量背后的系统健康度。


在这本书中,作者莫斯塔克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衡量框架:MIND 四大资本。一个健康的系统(无论是个人、公司还是文明),都必须平衡发展这四种资本:


M - 物质资本 (Material Capital):物理世界的健康基底。


I - 智能资本 (Intelligence Capital):知识与学习的能力。


N - 网络资本 (Network Capital):信任、关系和连接的质量。


D - 多样性资本 (Diversity Capital):选择权、视角和可能性的丰富度。


需要注意的是,这四者是相乘关系,任何一项为零,整个系统都会崩溃。


现在,让我们用这个“理性的指南针”来审视当下的社交媒体:它们以“连接”之名,系统性地摧毁了最宝贵的网络资本(信任;以“效率”之名,用算法打造信息茧房,消灭了多样性资本(视角)。


我们追求了一个乘以零的未来,然后奇怪为什么自己如此空虚和贫瘠。


年轻人率先觉醒,开始退出这场注定失败的游戏。他们逃离的,不仅是一个充满垃圾内容的APP,更是一套错误的、正在把我们引向悬崖的价值衡量体系。


他们正在用脚投票,去寻找和建立那些能够培育真正“MIND资本”的“部落”和“花园”。在那里,连接是真实的,信任是基石,多样的声音被鼓励,智慧得以流动。


这才是后社交媒体时代,也是“最后的经济学”时代,真正的机遇所在。是时候,去建设一个能够让自己寄托身心的花园,以及可以与同类共同进化繁荣的小共同体。


这不再是关于如何获取更多关注的战术问题,而是关于如何构建一个更健康、更具人性、也因此更具长期价值的生态系统的战略选择。


流量的旧神正在死去,新部落的酋长,将在它的废墟上崛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不懂经,作者:不懂经也叔的Rust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肺癌晚期吃中药有用吗,会不会康... 肺癌是指原发于支气管粘膜和肺泡的癌肿,男性的患病率高于女性。肺癌早期不易发现,大多数患者都是病情到了...
河北区阳光医院给与透明收费 信任的基石:谈医疗收费中的安心与透明 在天津河北区,当人们谈及健康,尤其是男性健康时,心中所期盼的,...
衡医健康:食物不耐受检测需要空... 生活中,不少人会遇到吃了某些食物后腹胀、腹泻、皮肤瘙痒等不适,却查不出明确过敏问题,这很可能是食物不...
医生直言:只要血压没超过这个数... 很多人对高血压的管理非常重视,尤其是在饮食方面,很多高血压患者都存在过度忌口的现象。 实际上,很多高...
段sir,抄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中网 (ID:China-Venture),作者:刘燕秋4月8日,段永平趁着全...
日本国民民主党党首玉木雄一郎:... 日本国民民主党党首玉木雄一郎:将继续进行党干事长级别的会谈。如果协议达成,党派领导人将于10月20日...
面对“春风吹又生”的肝癌,“打...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谢晨 今年是54岁的俞先生(化名)和肝癌斗争的第三个年头,其中的不易只有他自己...
节后错峰机票最高省70% 秋游... 节后不少秋游热门目的地机票和酒店价格纷纷回落,部分航线的降价幅度超过70%,热门目的地错峰游住宿花费...
广东这10种螃蟹,我敢说吃过的... 南越国时,越人踩着滩涂挖蚝,贝壳在河岸堆成山。 南越王墓出土的铜鼎,内壁还凝着当年鱼羹的油痕, 这是...
依赖型人格的特征及其心理治疗 成都专业心理咨询师推荐|爱己心理 生活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 那些转错的弯, 走错的路, 都会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