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宋无衣港漂生活随记,作者:宋无衣,原文标题:《内地小城的人口趋势似乎跟日本一模一样——我要用什么去爱你,我的故乡,回湘小记。》,题图来自:作者供图
感觉好久好久没有回湖南乡下老家了,或许也没多久。可能一直是路过长沙,在省城停留几天,小歇一下,看望下至亲,就又向远方出发了,县城乡土确实少有机会靠近;
也可能忙碌之余思乡心切,近乡情更浓,却又难以释怀的矛盾情绪裹挟,自己陷入一种记忆模糊不清的状态,到底上次啥时候回去过已经全然不记得了。
(从香港七点半出发,一直到下午四点半才到县城家里)
这次是借着表妹新婚的缘由,想回去送一份祝福,同时解一下乡愁,便不远千里,从港村回湘,奔赴乡愁。
大城市容不下肉身,小城市容不下灵魂。灵魂已经野了,不知道未来何处能安放?
坦白说回故乡是有居多不适的,除了房子会大一些舒适一些,其他习俗早已不太适用。常常回家也会选择在酒店居住,现在吃太多辣椒,肠道都会有明显的应激反应,肠道紊乱非常明显。但又自始至终都没有办法放下执念的那一口鲜辣。
1. 一半新城一半老城,被放弃的老城味道和被遗弃的记忆。
这座洞庭湖湖边的小城,这一次靠近明显感觉到它变苍老了。小县城的商业跟几年前回来是相比肉眼可见的慢慢凋敝,尤其是老城区,基本已经被放弃了。破旧不堪的房子根本就没有啥城市更新的,不断关门歇业的铺面,老城的配套都已经逐渐消失。我都不忍拍下它的落魄。
少年时的中学时代都在这座老城一中度过,可惜那些繁荣的街边铺面经历了时间洗礼之后,现在已经不堪入目,破旧不堪。随同失去的还有我对于这座小城的记忆和热爱。
新城看起来还像个样子,像极了人间烟火气十足的天堂。低廉的物价,还算过得去的物况,但一些细节就非常明显知道这里说一个破落的县城。
县城的年轻人都搬到了新城居住,靠近洞庭湖边,甚至看了有一些新的住宅小区开始以洞庭湖湖景为卖点,那才是新城发展方向。
(新婚礼成,祝福妹妹幸福快乐)
2. 加剧老年化的县城,年轻人口向大城市聚集,人口分布趋势或与日本乡下一模一样。
年轻人在离开抛弃经济不发达的小城,除了在最体面的体制内、半体制工作的年轻人,现在小城应该很难提供年轻人不错的工作和发展机会。
网上都说深圳才是湖南的省会,说的是湖南的大学毕业后很多人都选择去深圳工作。毕竟来了都是深圳人,毕竟工作机会和收入水平不是同一个档次。
可是这些被迫去远方的年轻人在大城市,付出了大量心血买房安家落户,就一定幸福吗?
家贫走他乡,望族留原籍。谁不是迫于无奈才会远走他乡了。或许很多人最终也在他乡获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精神上的愉悦,最终也成为了他乡人。
我的体感是县城的人口趋势会跟日本一模一样,大部分都会向大都市聚集,乡下可能会无人居住生活。等现在老一辈人都慢慢老去离开,不知道还有谁会回乡生活了?
这次回家联系了俩个高中同学,当年他们大学毕业之后都选择了回乡工作,现在都已经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体制内人员,但他们都不住在县城,家都安在了更大一点的城市。
3. 家乡县里或家乡小城舒适的生活,是另外一种幸福,是一线城市居民躺平退休圣地。
你说县城生活舒服吗?我敢说县城生活是最幸福的,没有之一。
基本上,用最低廉的价格买到了最新鲜的食材,该有的也基本都能满足,想买的日常基本也都能买到;
实现了父母家同住或者一碗汤的距离,下班回家就有热饭吃,孩子生下来就有人搭把手,周末还能自摸打打麻将;
估计县城local也住着人均面积最大的房子。只要甘于重复上一辈的美好生活,这种幸福唾手可得。
4. 回港,继续做牛马。
是,我现在正坐在G305高铁上码字,晚上十点我就会出现在西九龙,十一点就会回到筲箕湾的家,明天我和太太上班孩子上学。
这才是牛马该有的样子。可是这真的就是理想生活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宋无衣港漂生活随记,作者:宋无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