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惠州龙门手信地理:盘点龙门十四种旅游手信
创始人
2025-11-09 21:01:56
0

龙门的手信,是时光雕琢的民间诗篇。始于明代的米饼,炉火旁围坐的习俗,化作皮薄馅圆的年味符号;农民画跃然陶瓷杯上,浓墨重彩间流淌着客家人的生活美学。胡须鸡的鲜香,延续着四百年的繁育史;青梅酒的清冽,沉淀着南昆山泉的甘甜。这些手信,不仅是味觉的奔赴,更是一场穿越古今的文化对话——让广东惠州的烟火气,在指尖悄然绽放。下面一起来看看惠州龙门手信地理吧!

一、龙门胡须鸡

龙门胡须鸡(又称三黄胡须鸡)是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的特产,属中型肉用型鸡种,2019年获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20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因其具有“黄毛、黄脚、黄嘴、下颌有一撮胡须”的独特外形特征而得名。山林间野养的龙门三黄胡须鸡,其肉肥厚白嫩,骨松脆易嚼,皮薄嫩滑,味道鲜美,是来龙门必品尝的美食。

二、龙门大米

龙门山清水秀、土地肥沃,培育出来的大米晶莹剔透,饭粒洁白,口感软硬适中,饭味清香可口。龙门大米还荣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保护标志”、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多项荣誉。

三、龙门米饼

龙门米饼是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的传统特色小吃,以冬米、花生为主要原料,辅以盐、糖等调料,具有皮薄馅多、爽脆可口的特点。其制作工艺包含炒米、熬糖、印饼、烘干等工序,传统品种分为圆形(象征团圆)和鱼形(寓意“年年有余”)。

龙门米饼的历史可追溯至明代,已有500多年历史,当地人除夕前全家围坐打年饼的习俗延续至今。节庆期间常以米饼作为祭祀用品或节庆礼品,寄托团圆和丰收的寓意。

2015年其制作技艺被列入惠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通过线上线下销往珠三角、港澳台及海外。近年来开发无糖等新口味,既保留传统风味又适应现代需求。

四、龙门蜂蜜

龙门蜂蜜是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的特色农产品。龙门是养蜂大县,蜜蜂养殖历史悠久。2000年,龙门的蜂群已经占广东省养蜂总量的十分之一,故有“广东10窝蜂,龙门占1窝”的说法。养蜂历史可追溯至宋朝,清朝康熙年间已有蜂蜜记载。先后获“全国养蜂示范县”“中华蜜蜂之乡”等称号。2019年9月获农业农村部批准为地理标志农产品,2025年6月再次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五、龙门青梅酒

龙门青梅酒是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出产的特色果酒,以青梅为原料酿造。主要采用本地优质青梅及龙门大米,结合生物工程技术酿造而成,部分产品采用传统本格梅酒工艺,保留了梅子的天然风味和营养成分。多数产品酒精度数为13度,典型如昆竹牌青梅酒,容量450毫升/瓶,口感清爽顺滑,甜润适口。酸甜比例协调,带有梅子清香,冰镇后饮用消暑解腻。常搭配烧烤、火锅等重口味食物中和油腻感,也可与海鲜、寿司等清淡料理搭配提鲜。

六、龙门蜂蜜醋

龙门蜂蜜醋,这是一种以龙门天然蜂蜜为主要原材料经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的食用醋,味道酸酸甜甜,冰镇后口感更佳,在珠三角深受欢迎。

七、龙门淮山系列产品

龙门淮山系列产品主要包括紫玉淮山加工而成的多种食品,如紫玉淮山面、紫玉淮山米粉、淮山红枣羹等。此外,部分产品还会结合其他食材开发,例如秋葵米粉、葛粉等。这些产品因紫玉淮山的高营养价值(如膳食纤维、花青素等)而备受关注,适合作为特色手信或日常营养食品。

八、龙门年桔

龙门年桔是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果实大而形美,果皮光滑、色泽金黄,果肉清爽多汁,甜酸度适中,成熟期集中在春节前后。龙门年桔于2007年被正式命名为“中国年桔之乡”,2022年仍保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种植历史超过百年。作为当地传统节庆食品,承载着团圆文化,常用于春节祭祀和馈赠亲友,近年通过非遗包装设计提升品牌价值。

九、南昆山毛茶

南昆山毛茶是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南昆山生态旅游区特有的茶树品种,学名南昆山可可茶,因叶片布满白色毫毛得名。其茶树自然生长于海拔600米以上的高山云雾区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自然生长且不含咖啡碱的茶树品种。

毛茶已成为当地“一村一品”特色项目,结合民宿、茶旅体验等业态,形成全产业链体系。2023年惠州举办茶文化节,毛茶作为代表参与展示,推动传统制茶技艺传承。

十、西溪笋

惠州龙门西溪笋是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西溪流域(龙华镇与龙潭镇交界处)的特产,以大头竹嫩芽为原料,具有肉质鲜嫩、清甜爽口的特点,加工后的笋干色泽金黄、清香脆嫩。鲜笋需经煮制、剥衣、晾晒等传统工序制成笋干,每100斤鲜笋可制7斤笋干。加工后的产品包括笋尖、笋衣、笋片等部位,其中笋尖品质最佳。

西溪流域地处山区,年降水量达2200毫米,昼夜温差显著,土壤为酸性或微酸性砂质土,适宜竹笋生长。龙华镇西溪村和龙潭镇新寮村是主要产区,两地竹林面积超28万亩,年产鲜笋约100万斤。栽培历史可追溯至明朝弘治年间(约500年前),清代县志记载其曾作为贡品。1995年获评广东省“一乡一品”项目,现通过“村民+合作社+公司”模式拓展销售渠道,产品远销国内外。

十一、龙门山坑鱼干

龙门山坑鱼干是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南昆山地区的特色美食,以生长在无污染山涧溪流中的小型鱼类为原料制作而成。山坑鱼干选用南昆山溪流中的小型鱼类,肉质鲜嫩滑美。制作时先将鱼用卤水清洗去污,再晾晒2-3天至鱼体完全干燥,过程中需确保鱼肚、鱼鳃挤不出水分。搭配姜、葱、豆豉等调料蒸制,鱼味清鲜,肉质丰富。鱼干漂洗后沥干,用生抽腌制,裹炸粉油炸至酥脆,再与其他蔬菜翻炒,口感焦脆鲜香。

十二、地派山茶

龙门地派山茶是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地派镇的传统特产,以独特的制作技艺和优良品质著称。地派山茶生长于海拔较高、雨量充沛的山区,得益于无污染的自然生态环境,茶叶具有香、甘、醇的特点,茶汤鲜爽且带有独特的清明茶香气。当地传统认为清明前后的头采茶品质最佳,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采用传统手工制茶工艺,需经历采摘、摊晾、杀青、揉捘、干燥等工序。杀青环节需在300-400℃高温下翻炒至茶叶爆裂,确保茶叶品质。全流程需10多道工序,耗时约4小时/斤鲜叶,最终形成干茶。

十三、龙门农民画

龙门农民画以色彩明艳、构图饱满、浓墨重彩的独特风格著称,被誉为“岭南奇葩”和“广东文化名片”。其艺术形式融合了传统民间绘画与现代创作理念,反映当地民俗文化及群众对生活的热爱。采用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题材涵盖节庆喜事、特色民俗、田间劳动等,常见元素包括丰收的果实、孕妇腹中的胎儿、钱币等生活化符号。画作风格自由随性,用色大胆,例如人物五官可被描绘为谷粒、荔枝或游鱼。起源于清末,融合神庙壁画、年画、剪纸等传统民间艺术形式,20世纪70年代形成独特风格,并在80年代达到创作高峰。与上海金山、陕西户县农民画并称“中国三大农民画乡”。

十四、龙门牙签

龙门牙签是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的特色手信,采用单竹等优质竹材经多道工序加工而成,具有质地坚硬、环保卫生等特点。龙门牙签以当地盛产的单竹为主要原料,这种竹子质地坚硬且富含竹纤维素,适合制作牙签。生产过程包括高温消毒、烘干、抛光、挑选、包装等工序,确保产品洁白光滑、韧性高。

龙门县拥有全国80%的牙签产量,产品远销澳大利亚、美国、荷兰、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当地竹制品产业发达,南昆山的“万亩竹海”为牙签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牙签根据直径分为2.0mm、1.8mm、1.6mm和1.4mm四种规格,头层(竹皮层)质地较硬,二层(内部层)更柔软。游客常将其作为手信购买,既实用又具地方特色。

龙门手信不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生态与文化的结晶。从米香四溢的龙门大米到寓意团圆的米饼,从醇厚清香的青梅酒到色彩斑斓的农民画文创,每一款手信都承载着龙门山水的馈赠和客家人的智慧。这些产品不仅是旅途的纪念,更是传递“福地文化”的移动名片,让远方的朋友也能品味到岭南的独特风情。

小伙伴们,以上就是惠州龙门手信地理的介绍,你喜欢哪一种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王振常院士:筑牢规范底线 擘画... “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专家解读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
浙江工业大学姚建华教授:飞秒激... 封面解读 封面展现了超疏水多级光热防冰表面在阳光辐照下的融冰场景。通过飞秒激光加工具有保护作用的蜂...
湖北省光学学会眼视光与屈光手术... 11月1日,湖北省光学学会眼视光和屈光手术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会议在热烈氛围中圆满落幕。此次盛会...
2025全省“味美浙江·百县千... 2025年11月7日,恰逢立冬,全省“味美浙江·百县千碗”进星级饭店推广活动在常山温暖启幕。本次活动...
夏云南:访“铁砚山房” 随 笔 访“铁砚山房” ■ 夏云南 暮秋最后一个周日,我卸下往日的慵懒,踏上了寻访“铁砚山房”的旅程...
原创 感... 秋高气爽,硕果飘香,正是亲近自然、收获喜悦的好时节。11 月 1 日(周六),山东鲁旺知识产权股份有...
北京正规旅行社排行榜深度测评!... 宝子们,旅游的快乐谁懂啊!在北京这地界儿,旅行社多如繁星,想要挑花眼。今儿个咱就来好好扒一扒那些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