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日旅游的热潮似乎未受任何外界因素影响,尽管安全警告已发出3天,依然有大量中国游客踏上了前往日本的航班。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当日本记者追问这些游客赴日原因时,他们的回答让网友感到十分痛心,甚至有些刺耳。
明星的度假选择往往成为公众模仿的风向标,尤其是日本旅行。曾经,鹿晗和关晓彤在没有分手之前,常常被拍到手牵手逛日本街头,甚至在北海道的滑雪场留下过他们的身影。邓超和孙俪夫妇则偏爱日本的慢生活,曾带着孩子游历京都,参观古寺,体验和服,孙俪还在社交媒体分享过在奈良公园喂鹿的照片。大小S姐妹也频繁往返于日本,其中大S更是在日本去世。
明星的选择往往有个人的考量,而普通人赴日的热情,数字背后更为显著。2019年,中国大陆赴日游客几乎突破千万,成为日本外国游客中最大的一部分。由于疫情的影响,出境旅游一度停滞,赴日旅游的复苏也慢得让人以为这股热潮已消退。然而,2024年上半年,赴日旅游呈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远超预期。6月,中国赴日游客数量达到66万,比2023年增长了两倍多。7月,中国游客更是跃居外国游客中的首位,数量突破77万。到国庆长假时,日本成了最受中国游客青睐的海外目的地,连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免签国家都被甩在了身后。今年前九个月,中国赴日游客人数已突破500万,较去年增长三倍多。
中国游客的消费也令人惊讶。仅7到9月这三个月,中国游客在日本的消费总额便达5177亿日元,占所有外国游客消费的三成。可以说,这样的消费能力令人震撼。
然而,就在赴日旅游的热度如火如荼时,一场突如其来的舆论风暴席卷而来。日本新任女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引发了轩然大波。她公然声称“台湾有事即是日本有事”,并将台湾纳入日本所谓的“安全关切”范围,暗示若台海局势发生变化,日本不会袖手旁观。这种干涉中国内政的言论,立刻在中国国内引发强烈反应。网友纷纷表示愤怒,呼吁抵制赴日旅游。原本热闹的日本旅游讨论区,瞬间充斥着抵制的声音。
面对这一局面,外交部迅速发布了赴日安全警告,指出今年针对中国公民的违法犯罪案件频发,多起袭击案件尚未破案。文化和旅游部也发出了提醒,建议近期避免赴日旅游。部分航空公司紧随其后,推出了免费退改机票政策,给已经预订行程的游客提供了退路。
然而,现实却让人失望。尽管官方已经发布警告,许多旅行社也表示游客的退订量激增,但日本机场的中国游客依旧络绎不绝。一些游客的回答让人感到深深的无奈和心酸。有人表示,自己的行程早已安排好,机票、酒店、团费加起来已花费几万元,取消的话损失太大。也有游客提到,日元汇率走低,让他们的购买力增强,同样的钱在日本能买到更多东西。更有游客表示,他们觉得日本非常安全,不认为旅行会有任何风险。甚至有游客直言“旅游是旅游,政治是政治,不能混为一谈”。
这些回答虽然看似有理,但背后反映的却是对国家利益的轻视。毕竟,在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面前,个人的选择不能完全与大环境脱节。网友们对此表示不满,认为尽管旅游具有很高的性价比,但在国家主权面前,任何利益都应该让位于更高的原则。即便是在享受旅游的过程中,我们的安全和尊严也永远依赖于国家的强大。
当然,也有一些声音认为,普通人的出行只是为了放松心情,没必要上升到政治高度。有网友甚至反问,“难道吃日料、用日货也要被指责吗?”他们认为,民间交流促进了国家之间的理解,旅游只是最简单的互动。然而,当前的情况却不是简单的消费行为。日本政府高层的挑衅,已经将赴日旅游的行为与国家核心利益挂钩。此时,赴日旅游可能被日方视作对其挑衅言论的默许,这才是最令人担忧的地方。
每个人都有选择旅行的自由,但在国家利益面前,这份自由无法脱离更大的框架。日本政客一边接受着中国游客的消费,一边公然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这种局面我们不应任其发生。希望每位国人都能清楚地认识到,在面对这种抉择时,我们的钱包不应该成为别人挑战我们尊严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