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白天的敦煌属于历史,属于莫高窟的壁画和鸣沙山的驼铃,那么夜晚的敦煌,便是最能抚慰治愈人心的人间烟火。
当我们从鸣沙山月牙泉走出来,乘坐景区公交车到达敦煌夜市时,已是晚上10:00多了,夜市热闹非凡。这里,是敦煌的另一个名字, “人间烟火”。
敦煌夜市,位于敦煌市区阳关东路,曾经是丝路古道上的“不夜城”,穿越千年的市井喧嚣。曾经,这里是驼铃阵阵,胡商云集,交换着丝绸、瓷器与香料的古老集市;如今,这里依然是灯火通明,游人如织,延续着跨越千年的热闹与繁华。
女儿提前做了功课,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我们直奔想吃的摊位,走近一看,排了长长的队伍,为了吃到心心念念的沙葱牛肉饼,每个人都自觉地排着队,不急不慢,耐心等待着,欣赏着师傅的手艺,直到拿到自己的那一份。为了节省时间,我们三人分工,先生和女儿去排队,我找座位,等了将近一个小时,我们终于吃上了,每一份装食物餐盘都不一样,插着卡片,精致暖心,有一种仪式感。
还有红柳烤羊肉、驴肉黄面、羊肉粉汤、烤包子、漠北烤鱼……都没来得及品尝。除了地道小吃,夜市里还陈列着各式手工艺品:有诗中的“葡萄美酒夜光杯”;还有敦煌飞天,不论画在纸绢上,还是刻在木石上,都栩栩如生;胡杨木雕也格外有意思,木纹里满是风沙吹过的痕迹。此外,驼绒画、沙画、老丝绸制成的小物件……每一件都带着敦煌的影子。
敦煌夜市,是一座“活着的敦煌”。在这里,用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嘴巴尝——所有感官都在告诉你:这就是敦煌。夜色愈深,烟火愈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