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在出巡河间地区时,注意到当地山野上空祥云笼罩,便向方士请教。方士告诉他,这片土地的风水十分奇特,必定能养育出与众不同的女子。汉武帝听后很感兴趣,决定在此地驻扎,命人四处寻找这位奇女子。 所谓的奇女子究竟是怎样的人,方士并未详细解释,只是模糊地说出了这些话。为了讨皇帝的欢心,下面的人自然清楚,这样的女子标准就是——美丽!不久,便找到了一位名叫赵的少女。她亭亭玉立、宛如出水芙蓉,容貌之美,瞬间让其他女子黯然失色。
这位美丽的少女自然很快被送到了汉武帝面前。传说她在被找到时,紧握右手,汉武帝命她打开掌心,结果掌中竟然握着一枚玉钩,于是她被称为钩弋夫人。不过,这个传说显然有些夸张,实际上赵女被汉武帝纳入后宫后,封为婕妤,并以赵婕妤称呼。因为她住在钩弋宫,所以人们也开始叫她钩弋夫人。 汉武帝在努力与钩弋夫人赵婕妤相处后,很快迎来了回报。钩弋夫人给他生下了一个男孩,这个孩子后来成为了汉昭帝刘弗陵。古代史书常常喜欢为皇帝赋予神奇的传说,写《汉书》的历史学家也不例外。书中曾说刘弗陵在母亲肚子里待了14个月,这也被视作是天赐之子。汉武帝年老得子,喜上眉梢,百官纷纷上表祝贺,认为这正是天降贤主的征兆。 确实,汉武帝对刘弗陵有着极高的期望,他开始把这位小儿子视作继承人,并且在百官的祝贺下,给钩弋宫的大门赐名为尧母门,表示刘弗陵的出生像尧一样注定贤明,钩弋夫人像是伟大的尧母一样,功德无量。 然而,历史的记录却给钩弋夫人留下了一个病死的结局。《汉书》称钩弋夫人因受到汉武帝的责备而忧虑成疾,最终病死。但这种说法并未得到民间和后世学者的广泛认可。许多人认为,年轻的钩弋夫人身体健康,根本不可能死在汉武帝之前。更何况,在钩弋夫人的儿子刘弗陵已经被正式立为太子的情况下,钩弋夫人即将迎来她的巅峰时刻。她很快将成为母凭子贵的皇太后,掌控整个后宫,甚至有可能在将来统领整个汉朝。按理说,她应该充满了期待和希望,怎会因忧虑而早逝呢? 实际上,汉武帝在早年并未亲政,常常受到太后的制约。在刘邦去世后,吕后的乱政已为汉武帝敲响了警钟,因此他决心以钩弋夫人为例,实施子贵母死的政策。这样,钩弋夫人的母凭子贵在汉武帝这里演变成了子贵母死的悲剧。此举后来成为北魏政权的一项传统,在册立储君后,常常会将储君的母亲赐死,这一做法在北魏一度被视为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