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风景
豫苑文风
与您共同追逐梦想的纯文学平台
黄山行
作者:虞城倪全胜
2015年11月14日早五点坐大巴车从家乡前往黄山游玩,一路坐了八个多小时的大巴才到黄山脚下的一处宾馆下榻,翌日导游早上六点就领着我们开始攀爬黄山。
因为,一路坐车坐得腰酸背痛,心里憋着一股劲想彻底舒展放飞一下徒步游玩黄山景区全程。可导游说,黄山海拔一千八百多米,比泰山还高,登山体力消耗太大,你们大都是中老年人,建议上山最好坐索道车。
我年轻时全程攀爬过泰山,下山后累得感觉腿都快断了,想想现在自己五十多岁的人了,年老力衰,还是忍住了盲目的冲动,听从了导游的忠告,坐索道上了山。
虽然过去爬过不少名山,但到山顶后,纵目远眺,黄山之美还是令人陶醉:初升的红日照遍云雾缭绕的层层山岗:近处,一棵棵松树密密匝匝在你身边,破石而出,挂壁而生,挺拔而立,远处,群山如黛,层峦叠嶂,千峰竞秀,仿佛进入梦幻仙境。
莲山峰
迎客松附近景色最为秀美,黄山第一高峰莲花峰,和其它两座主峰天都峰、玉屏峰都在最佳视角内,周围群山环绕,松涛云海,美不胜收。玉屏峰上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的亲笔题词“黄山第一处”和毛主席龙飞凤舞的狂草拓迹“江山如此多娇”清晰可见。我看到,当天,迎客松前游人熙熙攘攘还有众多博主在此打卡直播,热闹非凡。
我曾去过的几个名山,心下不由一番对比:泰山突出一个“雄”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泰山山如刀削,气势磅礴,令人感叹高山仰止;嵖岈山突出一个“怪”字,它山势荦峭,怪石嶙峋,山里仿佛住着千年老妖;麦积山突出一个“幽”字,山上松树几乎密不透风,即使盛夏登山也觉丝丝凉意,更有随处可见的小松鼠在树木间欢快的蹦蹦跳跳无所畏惧,山间还有不胜枚举的历代石窟雕像,引人生发思古之幽情;黄山则突出一个“秀”,亭亭玉立的高大松木掩映着柔和典雅的山体,让黄山看上去恰如一位绝世佳人,我和黄山更是“相看两不厌”。
徐霞客书法真迹:黄山第一处
下山时,为挑战自我,我没再坐索道车,相邀八个驴友一起徒步而行。下山路程共有六公里,山路漫漫,山势陡峭,下山前半程我还是龙行虎步,路上,遇见不少老外,我和他们热情用英语打招呼“哈喽”、“goodafternoon”(下午好),他们也热情回应这两句,奈何我的学生时代已远离,我也只记得这两句打客套的英语了,我们的交流也只能是高手过招点到为止,之后,就各自微笑着两个黄鹂鸣翠柳了(不知所云)。我和老外们打招呼,不为别的,只为证明中国人对这些远道而来的国际友人热情好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再走后半程下山路,渐渐体力不支,从龙行虎步变成猫步慢挪了,和我同行的另一名男驴友才四十来岁,这时,累的也是气喘吁吁,一瘸一拐地走起了猫步,我们俩在八名驴友中俨然成了一对压后阵的卧龙凤雏,他说,咱前面的那六个美女咋窜那么快,把咱俩快甩一条街了。
我说,咱俩都胖,体重都得180斤以上,那些美女顶多一百二十斤,我们比那些美女多背一袋子面上山,相当于负重前行的担山夫,能不累吗?再说,人家美女都生育过,据说,生孩子时的疼痛等同于十二根肋骨同时断裂,人家这是受过多大的罪?下山这点苦算什么?那还不是老太太擤鼻涕——手拿把掐!
等我们俩连滚带爬下到山脚下时,六个美女早已在山下坐等我俩多时,见我俩姗姗来迟,竟一起鼓起掌来,说,你俩可下来了,我们等你俩都半个小时了,恐怕你们迷路,一直没敢走。
其实,最后半小时山路,我双腿累的酸痛难忍,心里一直反复念叨着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那句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为自己暗暗鼓气加油。艰难拄杖而行,精疲力尽之时,一句暖心的话把我感动得差点落泪。
有去有回,谢天谢地,我终于平安着陆。
黄山脚下的江南小镇——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