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病最后是怎么去世的?医生:多是身体给出4个预兆,却没在意
创始人
2025-05-13 17:36:21
0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上个月南京有个送外卖的小伙子,年纪不过26岁,连夜送了三单外卖,最后一单还在App里“配送中”,人就倒在路边没起来。

那天天气38度,地表温度超过50度,围观群众说他浑身滚烫,脸却发白,救护车赶到时已经没心跳了。

医生到现场一看,说是热射病,送来医院时体温还在41.8℃,最后全力抢救还是没救回来。

监护室的大夫感慨一句:不是没预兆,是没人重视。

热射病这种病,名字听着不像什么“真正的大病”,但其实它杀起人来,比心梗还快、比脑梗还猛。

有时从发病到死亡,不用半天。

有数据说,在高温暴露下突发热射病的患者中,若不在2小时内降温并进行器官支持治疗,死亡率超过80%

而热射病患者最终的死亡,不是因为“热死了”,而是身体的“自我毁灭机制”启动了。

当体温超过40.5℃以上,大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就开始紊乱。本该“发汗降温”的机制失败,身体只能靠高温强行“蒸发”。

这个时候,细胞开始蛋白变性,酶系统紊乱,代谢紊乱,全身毛细血管扩张,血压一掉再掉,肝、肾、心、脑开始缺血缺氧,最先坏的就是大脑,接着是肾,然后是肝脏,最后多器官功能衰竭,人就这么“烧坏”了。

死亡的过程不是剧烈抽搐,而是像熄火一样,一点点失去意识。

有人送到医院时还在说话,过了半小时开始意识模糊,说话变慢,四肢冰凉,嘴唇发紫,心电图变形,最后躺下就再也没起来。

医生表示,此乃身体发出的信号,只是无人能解。

这个病最吓人的,不是发作快,而是早期不疼不痒,看不出啥端倪。有些人明明已经进入危险期,还以为自己只是“有点热”。

医生总结过,多数热射病患者在出事前,其实都有四个预警,但都被当成“小毛病”错过了。

第一个最常见的,是持续出汗后突然不出汗。这个变化很多人不在意,以为是身体“适应了高温”,但其实正好相反,那是汗腺功能崩了。

人在高温环境里,出汗是为了带走热量,可一旦身体脱水、汗腺疲劳,到了一个“崩溃点”,汗突然停了,这时候热量没地方排,体温蹭蹭往上涨。

表皮却摸着干燥、滚烫,人反而觉得“清爽”了一点。

医生说,热射病患者早期大多经历这个过程,叫做“汗停预兆”。不出汗那一刻,真正的危险才刚刚开始。

第二个信号,是肌肉抽痛或痉挛感变强。很多人把它当成“热到了、没喝水”的正常反应,其实这是电解质已经紊乱的表现。

人在高温中出汗,不光是水分丢失,钠、钾、镁等电解质也跟着流失,一旦补不上,肌肉细胞膜电位变化,收缩失控,就会开始抽筋。

而且这种抽筋不像运动过度那种缓解快,它是断断续续的,一阵一阵,有时候连说话时脸部肌肉都发抖。

这个阶段,其实已经进入“热痉挛期”,马上就可能升级成热射病。

第三个表现,是出现“迷糊感”或者语言含糊。

这时候大多数人会以为是“中暑”,其实身体已经开始“神经灼烧”。

高热让大脑内的神经元功能减弱,尤其是语言中枢和小脑,最容易受损。

有些人开始语速慢,说话逻辑乱,甚至说着说着突然沉默,或者做出一些不符合常理的动作,比如走着走着站住了、突然不记得自己要干嘛。

这种状态一旦出现,危险就离得不远了,后面可能就昏迷。

医生遇到过一位工地大叔,上午还在铲沙子,下午跟工友说话开始重复一个词“水……水……水……”,别人以为他渴了,拿水给他喝,他手都抬不起来,五分钟后就瘫坐地上。

送到医院时已经昏迷,抢救三小时没救回来。死因报告写着“高温诱发中枢神经功能紊乱,导致意识障碍及器官功能衰竭”。

第四个表现,是心跳莫名加快,呼吸变浅变快。

这不是因为紧张,是身体在自我救火。高温让身体启动交感神经系统,心跳加速想把血液送到皮肤带走热量,可这个过程会迅速消耗能量和氧气。

一旦供不上,心肌缺血,血管扩张又回流不上来,心率可能冲到每分钟120以上。

呼吸频率增加是为了补氧,但肺部毛细血管因为高温也开始渗漏,肺水肿随时可能发生。

有些人就是死在这个阶段的——心脏实在撑不住,快速心律失常,直接停跳。

有医生形容说,热射病不是“热死”,而是“撑死”,身体自己拼命在抢救自己,拼着命跳、命喘,直到撑不住。

更讽刺的是,大多数人对这些症状根本不重视。

很多热射病患者,出事前还在坚持工作、跑步、做饭、开车,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烧到边缘”。

尤其是一些老人、小孩、慢性病患者,或者服用了影响出汗药物的人,早期症状更加不典型。有的连出汗都没有,就开始发呆、摔倒,错过了救命的窗口。

还有一个被低估的问题,是“湿热封锁”。

很多城市夏天不光热还潮,湿度一上来,人体通过汗液蒸发降温的通道就被堵住了。体表一身黏汗,却带不走热,体温就在体内越堆越高。

世界卫生组织有份数据,当环境湿度超过70%时,热射病风险比干热环境提升了约1.9倍。南方城市夏天热死人,多数都跟这个有关。

再说一点,很多人习惯中暑就喝水、喝藿香正气水,以为能解决问题,但这在热射病面前几乎没用。

这不是“阳虚”也不是“湿重”,是核心高热造成的系统崩溃

真正的救命办法只有两个:降温和快速送医。

降温不是擦汗、吹电扇那种,而是物理降温,像冰袋夹颈窝、腋下、腹股沟,冷水擦身、风扇+酒精喷雾,还有最重要的,立刻拨打120。

时间一过,器官开始坏死,再强的药也拉不回来。

很多家庭以为人中暑昏了,只是虚了,拖在家里“捂被子出汗”,结果汗没出,人烧坏了脑子,进医院就已经脑死亡。

医生说,热射病的致命点,就是“看起来像中暑”,但实际上远比中暑要凶残得多。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王涛,赵悦,王猛,等.热射病院前急救专家共识(2024版)[J].解放军医学杂志,2025,50(03):245-253.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活力湾区,新彩广州,共谋全运... 5月13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联络部“活力湾区,新彩广州,共谋全运”研讨会暨特聘专家、...
怎么做小立牌 怎么做小立牌一、小立牌的分类:1. 木制立牌2. 不锈钢立牌3. 铜质立牌4. 铝制立牌5. 竹编立...
中年人的治愈,有个小院,就够了 你有没有那么一刻,想从生活的喧嚣中抽身? 房贷、孩子的功课、父母的健康、职场的压力……中年人的生活,...
“无须治疗”的桥本甲状腺炎,患... 桥本甲状腺炎,名字听起来有些拗口,它其实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免疫系统“误判...
这4个时间批评孩子效果极差!家... 不知道怎么批评孩子是家长朋友们经常遇到的困扰。 有些家长比较过激,脾气上来了就是一顿猛批,不仅效果不...
《黄帝内经》里的立夏养生智慧:... 转自:佛慈制药 浮甘瓜于清泉 沉朱李于寒水 古籍记载"夏三月,此谓蕃秀"。 立夏过后,夏日盛景...
2025全球餐饮品牌价值排行榜... “到今年8月,赛百味将在中国迎来第1000家门店,这家店将择址品牌中国区总部的所在地上海。”赛百味中...
“一海南牌照救护车在西藏拉警报... 三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5月13日发布情况通报: 5月13日,有网民反映“海南牌照的医疗救护车拉警报器开...
外国游客“在华扫货”热:“带空... 在江苏苏州观前街古色古香的商铺穿行,法国游客迪恩的行李箱塞得满满当当——汉服、刺绣围巾、手工茶具,还...
内向的性格好不好 内向的性格好不好 有以下症状的人应该就是性格内向嘞!..1.不爱说话 2.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