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江南小满天,樱桃烂熟海鱼鲜。”今天,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小满之名,蕴含着两层含义:一方面与气候降水密切相关,此时南方降水频繁;另一方面,以麦子为首的夏熟作物已开始变得饱满,呈现出“满而不盈”的状态,寓意着蓄势待发的自然节律。
作为入夏后的第二个节气,小满时节气温显著升高,湿热渐重,阳气旺盛,一年中最炎热的日子即将来临。此时节,养生应顺势而为,从春季侧重护肝养阳,逐步过渡至夏季注重养心安神、清热祛湿,并警惕季节性皮肤疾病的侵袭。
湿热当令
警惕皮肤“隐形杀手”
小满的主要季节性特征为“湿”和“热”,这种气候条件极易引发各种以湿热为主的皮肤病。浙江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陶茂灿指出,花粉、柳絮纷飞,再加上潮湿的气候为细菌滋生提供了天然温床,导致很多人在踏青赏景之余,不得不忍受皮肤红肿、瘙痒、眼睛发痒等过敏之苦。
花粉过敏是一种由致敏源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罪魁祸首”是花粉中某些蛋白质成分。不同个体的敏感程度和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但通常以皮肤红肿、瘙痒、眼部刺痒等为主症。由于面部、四肢等部位长期暴露在外,很容易受到影响。
陶茂灿提醒,过敏体质人群应尽量避开每日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花粉浓度较高的时段,建议选择清晨、傍晚或阵雨后外出,并做好防护。外出归家后应立即洗手洗脸并更换衣物,以降低过敏反应发生的可能。此外,花粉传播方式可分为风媒和虫媒,出行时佩戴口罩、眼镜等也是有效防护手段。
饮食调养
少辛忌腻,适当“吃苦”
小满过后,气温日渐升高,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脾胃负担加重,饮食养生尤显重要。此时应节制辛辣、油腻等助热生火之品,以免诱发内热,出现口舌生疮、大便干结等症状。
古籍《周礼》有云:“夏天多苦味。”陶茂灿指出,苦能泻热而坚阴,苦味属阴,对由内热过盛引发的烦躁不安有泄热宁神之效。此外,“吃苦”还可清心健脑,使人在夏日热烦的状态中得到放松。除了利尿祛湿的红豆、薏米外,黄瓜、冬瓜、莴苣、苦菜等也是小满时节较为应景的果蔬,可适当食用。
心为夏主
午休有“心”法
小满之后,阳气渐盛,气温升高,心气易受扰动。中医认为“暑易入心”,情绪波动较大者常出现烦躁、心悸、失眠等症状,因此,“养心”是夏季养生的核心。
陶茂灿建议:“夏季日照时间长,人们起居节律变化较大,常因睡眠不足导致胸闷、头痛、易怒等不适。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中午适当小憩15—30分钟,不仅能有效补充睡眠、缓解疲劳,还能改善冠脉供血,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心主神明,调养情志亦不可忽视。小满时节,应尽量保持情绪平和、少怒多笑、静心安神,以顺应自然之气,助益心神之养。
供稿: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中医院)
编辑:省卫生健康综合保障中心 朱江华
排版:吴钢锋
上一篇:别再跟抑郁症孩子讲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