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小满,小麦将满,江河渐满,盈而未满。古人的哲思蕴含着智慧,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将满未满正是恰到好处。最好人生是小满,花未全开月未圆。知足常乐,宁静致远,就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5月21日是农历小满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跨入夏季。这个节气因为高温、多雨等原因,人体的阳气容易受损,体内湿气会增加,情绪也会更加烦躁,尤其要注意:汗满伤阳、湿满伤脾、胀满心烦。小满时节忌这三满,为身体的健康筑牢防线。
满汗贪凉易伤阳,养阳按揉足三里
进入“小满”后,气温不断升高,天气渐热,暑热邪盛,汗液的排泄也会加快,中医认为“气随汗脱”,而“气者阳也”,所以人体的阳气也会因此受损。此外,人们爱贪凉,比如天天吹空调、喝冷饮等,易受寒湿之邪而伤阳。
《黄帝内经》中记载:“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调于足三里。”夏季养护阳气,补中益气比较适合按揉足三里穴。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四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一横指,该处即是。
常用的方法是拇指按揉足三里穴。用拇指指腹着力于足三里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其余四指握拳或张开,起支撑作用,以协同用力。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数次即可。
雨多湿满伤脾胃,练练熊戏祛脾湿
在江南地区,小满除了“作物饱满”,还有着另一层含义:“小满小满,江满河满。”说明这时开始,雨水多起来了。小满时节,由于雨量的增加,空气潮湿,各种皮肤病,如脚气、湿疹、汗斑、足癣等易发生。中医认为,这些皮肤病的发生与天气闷热及潮湿有关,尤以湿重为主要致病因素。那么,怎么才能祛湿呢?
祛湿可通过健脾来实现,因为脾主运化,喜燥恶湿,若为湿所困,则运化失常,表现为大便稀溏,腹满腹涨,不思饮食,嗳腐吞酸等,其病机为湿邪困脾,故要健脾祛湿。比较好的健脾运动是五禽戏中的熊戏。
主要招式:身体仰卧,两手抱着小腿,抬头,身体先向左滚着地,再向右侧滚着地,左右滚转各7次。然后屈膝深蹲在地上,两手在身旁按地,上体晃动,左右各7次。
天热心烦胁胀满,练练“坐功”心静安
明代著名养生学家高濂在其所著的《遵生八笺》中记载了“小满四月坐功”,具体方法为:每日凌晨3~7时,正坐,一手手心向上用力托举,一手手心向下,用力下按,各三至五次,然后牙齿叩动36次,调息吐纳,津液咽入丹田9次。此功法可缓解肺脏邪毒积滞引起胸胁胀满、心慌心烦、面红鼻赤、眼睛发黄、掌心发热等病症。
此外,再教您几个养生小妙招,助您颐养心神,安度炎夏。
1.花间走
小满时节,最凉爽的时间段要数清晨了,大家不妨清晨起来在住所附近的林荫花间处散散步,即便是在自家养花的阳台上散散步也能起到颐养心神的效果,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推动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
2.运眼睛
唐代名医孙思邈,虽然年过百岁但眼睛不花。“目宜长运”便是他平时常用,又传播后世的养眼功法。很多朋友都知道“闭目养神”,其实也是在养心。午睡的时候如果能在一开始练练运目,不但会增加午睡质量,还能有效缓解视疲劳,进而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
3.梳头保健“拿五经”
很多人工作很忙,提醒大家要及时调整自己工作计划和生活节奏,就算再忙也要记得梳头保健,不但能缓解一天的疲乏,还有助于保持头发黑亮。
另外,再教大家一个用手指梳头的保健法——“拿五经”。先是用五指分别点按人头部中间的督脉,两旁的膀胱经、胆经,左右相加,共5条经脉,所以称之为“拿五经”。每天梳3~5次,每次3~5分钟,晚上睡前最好再进行3次。
下一篇:清理自己(很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