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2日《焦作日报》A02版
满满怀川韵 悠悠母亲河
——黄河文化在焦作亮点勾描
桃花峪黄河大桥。
“三融合”讲好黄河故事
孟州市首先将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与治黄工程融合,打造高标准堤防体系,建成绿色生态长廊,获评河南省绿化模范单位。打造治黄文化展示窗口,孟州黄河文化苑入选首批黄河水利基层党建示范带“党员教育基地”,获河南省黄河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成果评选一等奖。大力开展黄河湿地保护,重点对黄河湿地保护区核心区进行生态修复,共修复湿地面积10984亩。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老家莫沟。
其次将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与非遗文保融合,扎实推进黄河沿线文物保护和非遗保护,2024年积极申请争取文物保护修缮资金397万元,用于黄河锁水阁等沿黄文保项目修缮;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参与《焦作黄河文化遗产名录》等文化书籍孟州篇整编;强化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号子》传承保护。
三是将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与文化活市融合,依托文物古迹、非遗项目等资源,组织黄河澄泥砚、乔家制鼓、老虎鞋等优质非遗文创产品进景区;打造孟州黄河工程生态文化带,把黄河文化深度融入孟州文旅产业。
“四举措”挖掘文化资源
温县首先是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带,把沿黄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自然景观、观光农业、生态防护林、休闲度假结合起来,以黄河生态为载体,以太极拳文化为核心,建设黄河生态与太极文化融合区,推动黄河流域的文化资源、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陈家沟。
其次是恢复黄河名刹、千年古寺慈胜寺历史文化风貌,对慈胜寺壁画进行修复保护,下一步以元代建筑规制进行复建,重现中原地区保存最为完整,建筑结构最纯正,最具元代建筑风格的官式建筑群。
三是培育安乐寨、东口黄河文化特色村,以安乐寨村为载体,开发帝乡文化展示、民居探访、庙会节庆、民俗生活等历史文化产品,使游客在此感受到真实的司马帝乡文化;以东口村为载体,发挥广场、戏台的作用,编排系列小故事,重现老子与孔子见面、老子解惑等场景。
四是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打造万顷绿色观光经济林网、黄河农业休闲景观园和水乡风情度假区;依托村落周边田园提供的特色农产品资源,打造集特色餐饮、住宿、太极拳及民俗表演、农事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农庄。
擦亮“黄河文化之乡”品牌
武陟县首先是组建三个班子,成立黄河文化研究中心,校地共建黄河文化旅游研究院和黄河文化与生态安全研究院,持续开展黄河文化专题研究。依托黄河、大运河两河文化资源的叠加优势,成功举办“隋唐大运河沁河故道(永济渠渠首段)河道走向与考古发现”学术论证会。
其次是搭建三个阵地,建设嘉应观、渠首、黄河交通学院等黄河文化展示馆,沿黄沁河设置10个水情教育文化广场,宣传展示治黄文化;线下,依托嘉应观等黄河文化基地、渠首等水情教育基地,常态化开展黄河文化进校园等活动;线上,央视《天下黄河》播出42分钟《沁黄交汇、古韵新声》武陟黄河文化专题纪录片,全方位展现“中国黄河文化之乡”武陟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承。
三是构建三个体系,全力讲好武陟黄河文化故事。近两年来,实施文物保护项目13个,打造非遗活态传承基地10余个,开展黄河泥埙、黄河龙狮、武陟盘鼓等非遗展示展演和传承活动;借助东方甄选武陟生产基地平台,推广四大怀药、武陟油茶、菡香大米等特产。
我市深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我市积极编制出台黄河规划政策,编制完成《焦作市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三年工作计划(2020-2022)》,印发《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焦作段)建设实施方案》。完成全市黄河文化资源调查,806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93项县级以上非遗项目纳入黄河区域文化资源数据库。
保护传承黄河文化遗产。首先是加大保护力度。“黄河治理史迹”申遗项目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焦作正在积极申请成为“黄河治理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牵头城市。推进万里茶道太行陉沁阳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其次是创新活化传承。2020年12月17日太极拳申遗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我国第41个、河南省首个世界级非遗项目。
推进黄河文化旅游带融合发展。首先是扎实推动黄河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全市谋划实施文旅项目50余个,建成运营恩州驿文旅街区、李商隐纪念馆等一批优质项目。其次是持续打造节会品牌。以“太极拳”和“云台山”两大世界品牌为依托,连续举办十一届“一赛一节”,被中国节事文化与旅游大会授予“卓越节事奖”。三是推进黄河流域乡村旅游发展。修武县获评首批国家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成功创建12个省级康养旅游示范村、52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四是常态化开展黄河文化研学。
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精神内涵。坚持以新时代现实题材为重点,围绕黄河文化创作了儿童剧剧本《黄河娃》;13个优秀作品入选全省才艺大赛百佳,获奖数量居全省第一;积极参加第十届黄河文化节,豫剧古装戏《赵锦棠》获得最佳剧目奖。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剑 整理
(图片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