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来访者,在最近半年的咨询中,释放了很多攻击性。
我理解并接受他的攻击性,甚至觉得这份攻击性来得有点晚。
最初他是因为抑郁症找我咨询的。在过去的咨询中,他一直表现得温和有礼,善解人意。当然,我早已觉察到他隐藏的愤怒和敌意,但他小心翼翼的不让它们出来。这其实是一种心理防御。外表越是温和隐忍的人,内在的攻击性可能越强。
当他感觉安全,敢宣泄攻击性了,便开始攻击前女友,攻击父母,也攻击我。
他对我表达了很多不满,尤其是我对待他的态度。他说他最初找我咨询的时候,我对他很热情,也喜欢笑。但后来我变了,对他没那么热情了,有时还不苟言笑,这让他觉得不舒服。
我问他,我的笑和不笑,对他意味着什么。
他说,笑就是喜欢我,不笑就是讨厌我。
我又问,这个结论是怎么得来的呢。
他开始述说,说着说着,他突然意识到,这个结论来自于哪儿。
在他从小到大的印象中,妈妈总是耷拉着一张脸,永远冷冰冰的样子。长大后他才知道,妈妈的不快乐跟婚姻有关。当年她看不上他爸爸,认为他懦弱无能,嫁给他太委屈。妈妈又委屈又强势,经常跟爸爸吵架,甚至当着孩子的面贬低他,羞辱他。
但妈妈自己非常痛苦。他印象最深的是,每一年的春节,别人家都张罗着过年,他妈却天天躺在床上,什么也不做。家里冷锅冷灶,一点过节的意思都没有。他爸爸束手无策,急得骂人。但不管爸爸怎么骂,妈妈都一动不动。
说到这儿,他很愤怒,开始爆粗口:有很多次了,我也想像爸爸那样骂她。我很想问她,你他妈的到底怎么了,成天苦着一张脸给谁看呢......
因为讨厌妈妈的脸,他对别人的脸色特别敏感。如果有人对他冷淡,或者不耐烦,他会生气、愤怒,甚至想攻击别人。这一点在咨询中体现得最明显,每次开始咨询,他会先观察我的脸色,如果我没有第一时间对他微笑,他的脸就会马上阴沉下来。在咨询过程中,他也会时刻关注我的神态变化。
他在意别人的脸色,却从未意识到,他自己的脸色就不好,总是闷闷不乐的样子。我发现,他不允许自己快乐。有时候,他明明是开心的,笑着的,但一旦意识到自己的开心,他会马上收回笑容,耷拉下脸,回到阴郁的状态里。但同时,他又反复强调,希望自己能快乐起来。
最近一次咨询,他有了一个觉察:我的抑郁症,是替我妈得的。我现在的样子,就是我妈的样子。没想到,我竟然活成了我最讨厌的人的样子。
他说得有道理。
他的抑郁,是必然会发生的。
每一个孩子,都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到自己。
如果妈妈是愉快的,孩子也会愉快,认为自己是好的;如果妈妈不开心,孩子也会不开心,甚至认为自己是坏的,是自己导致了妈妈的不开心。
一个抑郁的妈妈,会吸食孩子的能量。
有很多孩子,都在替父母生病。
我曾接待过一位13岁的少年,因为抑郁,他辍学在家。
每次咨询,都是妈妈带他过来。少年非常英俊,谈吐不凡,有着和年龄不相匹配的成熟稳重。辍学期间,他在家看了很多书,思考了很多事情,尤其是生死。他说生和死其实是一回事,如果哪天他死了,也没什么大不了。
我有些惊讶,不知他经历了什么,小小年纪如此悲观。
我问他对未来有什么梦想或期待,他说曾经有过,但现在没有了。他不想长大,他说成年人的世界里,只有痛苦和麻烦。
咨询过程中,他妈妈很着急。她很想搞清楚,是什么导致了儿子的抑郁,什么时候他才能好起来。她说儿子曾经两次试图自杀,幸好发现及时,保住了性命。为了守住儿子,这位妈妈辞去收入丰厚的工作,天天在家陪伴他。
她说,家里只有我工作。我不工作,家里就没有收入。
原来孩子爸爸事业受挫,已经两年没有工作了。
这个信息引起了我的警觉,我询问她的夫妻关系。
她说自从丈夫不工作,在家躺平以后,夫妻关系就开始恶劣。她认为丈夫不工作可以,但至少要做点什么吧,哪怕做做家务也好。但丈夫的状态很糟糕,天天躺在床上,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她用尽各种办法,激励他,甚至谩骂他,刺激他,但都无法改变他,于是她提出了离婚。
我在心里默想了一下,孩子辍学,正好是在她提出离婚以后。
我的猜想在后来的咨询中得到验证。这个妈妈提出离婚之后,丈夫的状态更糟糕了。他像抓救命稻草一样,每天抓住儿子诉苦,说自己有多艰难,自己不想活了。时间一长,儿子承接了父亲想死的念头,也觉得活着没意思,也很想去死。
很显然,孩子想替父亲去死。他以自己的症状,挽救整个家庭。正是因为他的抑郁和辍学,他妈再也不敢提离婚,他爸也强打起精神。夫妻俩的注意力,共同朝向了孩子的治疗上。
我怀疑孩子爸爸抑郁了,便建议这位妈妈,带丈夫去医院检查诊断一下。
后来她告诉我,丈夫也被诊断为抑郁症。
一个生病的孩子背后,往往有生病的父母。
但很多时候,明明是父母病了,吃药的却是孩子。
家庭是一个整体系统,孩子是这个系统中最弱势的存在。当家庭系统出现问题,比如遭遇重大危机、夫妻关系不和、父母出现心理问题时,往往是最弱小的孩子充当起拯救者的角色。孩子通过自己的症状拯救父母,转移家庭矛盾,不惜以自己的身心健康为代价,甚至牺牲自己的前途和一生的幸福。
我认为,真正无条件的爱,是孩子对父母的爱。
孩子对父母的爱与忠诚,远远超乎想象。
我见过一些父母,他们其实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孩子在替自己承担什么,但他们依然不会有任何改变。有的父母甚至非常享受和孩子共生捆绑的状态。曾经有一位妈妈对我说,我女儿说了,如果我不活了,她也不活了,她要陪我一起死。
我从她的神情中,分明看到了隐秘的甚至有些恶毒的快感。
有太多父母,自己还没有真正长大,便结婚生子,结果应对不了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父母没有觉知,不做任何成长,导致家庭角色颠倒,父母成为孩子,孩子成为父母。一些父母还把孩子的成熟、懂事当作优点去夸赞,去炫耀。其实这并不值得夸赞或炫耀。一个早熟孩子的背后,通常有全能自恋、吞噬孩子能量的父母。对孩子来说,这是很悲伤的事情。
还有很多父母,希望在咨询中探索,如何爱孩子才是正确的。
总的来说,父母能照顾好自己的身心健康,夫妻关系和睦,共同经营好家庭,为孩子提供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对孩子来说,这是最理想的爱。
当然,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和家庭。
如果父母有自己的心理创伤,或夫妻关系出现问题,父母能够自己去承担、解决(哪怕最后婚姻破裂,夫妻离异也没关系),不让孩子成为父母和家庭的替罪羊,理清关系边界、心理边界,让父母成为父母,让孩子成为孩子,这也是父母对孩子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