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5日是“世界甲状腺日”,今年的主题是“体检查甲功,健康早掌握”,旨在提高公众对甲状腺疾病的认识,促进早诊断和早治疗。
甲状腺癌常被戏称为 “幸福的癌”,之所以将其与 “幸福” 挂钩?并非淡化癌症的严重性,而是基于甲状腺癌独特的生物学特性、良好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预后的生存状态。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放疗科何凤姣副主任医师为大家详细科普。
甲状腺癌作为甲状腺的恶性肿瘤,因独特生物学特性、高治愈率和对生活质量影响小被称为 “幸福的癌”。其常见类型中,乳头状癌占比 85%~90%,生长缓慢、侵袭性弱;滤泡状癌进展也较缓;髓样癌和未分化癌虽恶性程度高,但发病率低。
治疗手段多样,早期手术治愈率高,中晚期结合放射性碘治疗和内分泌治疗,五年生存率可观,治疗后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对生活影响不大。
1.高危因素
遗传:有甲状腺癌家族史者,遗传因素会增加患病风险。
辐射:长期暴露于医疗辐射、核辐射等环境,易损伤甲状腺细胞。
碘摄入异常:碘缺乏或过量均会干扰甲状腺激素合成,影响甲状腺健康。
2.筛查建议
高危人群需每年进行甲状腺超声和甲状腺功能检查:
甲状腺超声可直观观察甲状腺形态、有无结节等异常。
甲状腺功能检查通过检测激素水平,判断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利于早期发现病变。
1. 乳头状癌:
除生长缓慢、转移特点外,因其恶性程度低,多数患者规范治疗后预后极佳,长期生存率高,生活质量受影响小。
2. 滤泡状癌:
恶性程度稍高,有一定的远处转移风险,相较于乳头状癌,其预后略差,但整体仍好于多数恶性肿瘤,经综合治疗也能实现较好的生存预期。
3. 髓样癌和未分化癌:
髓样癌可分泌降钙素等,病情进展相对较快,预后不如前两者;未分化癌恶性程度极高,生长迅速,早期易发生转移,预后较差,治疗难度大。
1.药物管理:
术后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药物,务必严格遵循医嘱,定时定量服用,不能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根据激素水平调整药物用量。
2.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规律作息,充足睡眠利于身体恢复和内分泌稳定;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戒烟限酒,减少不良生活习惯对身体的刺激。
1.饮食优化:
放射性碘治疗期严格低碘饮食,避免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摄入;治疗后均衡膳食,多吃蔬果、蛋奶等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营养食物促康复。
2.心理与社会支持:
患者可通过倾诉、参与康复活动调节焦虑情绪;家人需多陪伴鼓励,社区、医院组织交流活动给予情感支持,职场合理调整安排助力患者回归。
3.外观管理:
采用腔镜、机器人甲状腺手术隐藏切口,缓解患者心理负担,增强自信。
1. 手术副作用:
可能出现声音嘶哑,多因手术损伤喉返神经,多数患者在术后一段时间可逐渐恢复,期间应尽量减少说话,配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还可能出现手足麻木、抽搐,这是手术损伤甲状旁腺导致血钙降低,需及时补钙,可口服钙剂,严重时静脉补钙。
2. 放射性碘治疗副作用:
可能有颈部肿胀、疼痛,一般为暂时现象,可通过冷敷缓解。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可在治疗前使用止吐药物预防,饮食清淡易消化。
3. 内分泌治疗副作用:
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药物可能导致心慌、多汗、失眠等甲亢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药物剂量。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负责人刘伟副主任医师提醒:将甲状腺癌称为 “幸福的癌”,绝不是忽视它的危害。即使是恶性程度较低的甲状腺癌,如果发现不及时、治疗不规范,也可能出现复发、转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因此,定期进行甲状腺检查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有甲状腺癌家族史、长期暴露在辐射环境中、碘摄入异常等高危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甲状腺超声和甲状腺功能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在世界甲状腺日,希望通过这篇科普,让大家对甲状腺癌有更科学、全面地认识。既不必对它过度恐惧,也不能掉以轻心。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重视甲状腺健康,才能真正远离疾病的困扰,拥抱幸福生活。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肿瘤放疗科 何凤姣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