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气温攀升,暑湿之气弥漫,对于萎缩性胃炎患者而言,胃胀、打嗝、恶心等症状往往会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中医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夏季湿热易困脾,导致脾胃运化失常,进而加重胃部不适。马淑华从中医角度出发,指出通过科学的饮食调理,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养护脾胃。接下来,就为大家分享马淑华推荐的中医饮食调理妙招。
一、夏季萎缩性胃炎症状频发的中医解读
萎缩性胃炎在中医中多归属于 “胃脘痛”“痞满” 等范畴。夏季气候炎热且湿气重,人体阳气浮于体表,脾胃阳气相对不足,脾胃功能减弱。《黄帝内经》提到 “湿气通于脾”,湿邪具有重浊、黏滞的特性,侵入人体后易阻碍脾胃气机,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胃气上逆,则出现打嗝、恶心;气机阻滞于胃脘,就会引发胃胀。此外,夏季人们常贪凉饮冷,食用过多生冷、辛辣、油腻食物,进一步损伤脾胃阳气,加重病情。
二、马淑华推荐的夏季饮食调理方案
1. 辨证饮食,调养脾胃
马淑华强调,中医饮食调理讲究辨证施治,根据患者不同的体质和症状表现,选择适宜的食材。
脾胃虚寒型:这类患者常表现为胃脘隐痛、喜温喜按、食后胀满、四肢不温。饮食上宜选择温热、健脾暖胃的食物,如羊肉、桂圆、红枣、小米等。可以用小米和红枣煮粥,小米能健脾和胃,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二者搭配,既能温暖脾胃,又可缓解胃脘不适。
脾胃湿热型:症状多为胃脘胀满、口苦口臭、大便黏腻。此时应食用清热利湿的食物,如冬瓜、薏米、苦瓜、赤小豆等。冬瓜薏米汤就是不错的选择,冬瓜清热利水,薏米利水渗湿,二者煮汤饮用,可帮助清除脾胃湿热,减轻胃胀等症状。
肝胃不和型:患者常出现胃脘胀痛、嗳气频繁、情绪抑郁。可多吃疏肝理气的食物,如佛手、陈皮、萝卜等。佛手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的功效,用佛手泡水代茶饮,能有效缓解肝胃不和引起的胃部不适。
2. 饮食原则,牢记于心
除了辨证选择食材,萎缩性胃炎患者在夏季饮食中还需遵循以下原则:
定时定量,少食多餐:避免过饱或过饥,每餐七八分饱即可,可将一日三餐改为五到六餐,减轻胃部负担,促进食物消化。
细嚼慢咽:充分咀嚼食物,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不仅有助于消化,还能减少胃部的消化压力,缓解胃胀症状。
忌生冷辛辣油腻:冷饮、生鱼片、辣椒、油炸食品等都应避免食用。生冷食物易损伤脾胃阳气,辛辣油腻食物则会加重脾胃湿热,导致病情反复。
饮食清淡易消化: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山药粥、南瓜羹、软面条等。山药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南瓜富含果胶,能保护胃黏膜,这些食物都是夏季养胃的佳品。
3. 食疗方推荐
马淑华分享了几款适合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夏季食疗方:
茯苓山药莲子粥:取茯苓 15 克、山药 30 克、莲子 15 克、粳米 100 克。将茯苓、山药、莲子洗净,与粳米一同煮粥。此粥具有健脾益气、祛湿止泻的作用,适合脾胃虚弱、大便溏薄的患者。
陈皮山楂茶:陈皮 10 克、山楂 15 克,用开水冲泡,代茶饮。陈皮理气健脾,山楂消食化积,二者搭配,可缓解胃胀、打嗝、食欲不振等症状。
生姜红枣茶:生姜 3 片、红枣 5 枚,加水煮沸后小火煮 10 - 15 分钟。生姜温中散寒,红枣健脾养血,对于脾胃虚寒型患者,饮用此茶能有效改善胃脘冷痛、恶心等症状。
三、夏季养胃生活小贴士
除了饮食调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也对养护脾胃至关重要:
注意腹部保暖:夏季空调使用频繁,要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睡觉时可在腹部盖上薄被,防止寒邪入侵脾胃。
适度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适当运动能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脾胃功能,但要避免饭后立即运动,也不要在烈日下过度运动。
保持心情舒畅:情绪对脾胃功能影响很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导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因此,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悦,可通过听音乐、看书、与朋友聊天等方式缓解压力。
遵循马淑华推荐的中医饮食调理方法,结合良好的生活习惯,萎缩性胃炎患者能够在夏季有效缓解胃胀、打嗝、恶心等不适症状。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上一篇:为什么很多小人都无是非善恶之心?
下一篇:帕萨特囚笼老坏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