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zempic,这款原本用于治疗糖尿病的注射类药物,因众多名人明星在社交平台上高调分享服用经验,并展示了他们显著的减重成效,迅速进入大众视野。
当线上媒体成为大众日常购物场景中的重要因素,Ozempic等GLP-1类药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塑造成大众认知中的“变美捷径”。根据KFF Health Track 2024年的数据,美国已有超过570万人正在使用Ozempic类药物。
由诺和诺德公司生产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
然而,这款“神药”背后的代价,远比外界想象的要沉重得多。
在“瘦身”这一愿景背后,潜藏的风险正日渐清晰。
继“肌肉流失”、“司美格鲁肽脸”等副作用出现后,GLP-1类药物所引发的副作用清单中,近期又出现了一个新“成员”:“司美格鲁肽牙(Ozempic Teeth)”。
在Reddit、TikTok等社媒平台上,不少用户分享在服药过程中,面临着口干、口臭、牙龈出血、牙釉质脱落,甚至整口牙齿断裂等严重问题。
牙齿,正在无声抗议这场速成的身体改造。
不过,尽管目前并无确凿证据表明GLP-1类药物会直接损害牙齿,但其中仍旧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因果链。
牙医Dr. Sandip Sachar解释道,GLP-1类药物通过延缓胃肠道排空来控制食欲,但这一机制也可能降低饮水欲望,进而引发长期口干。口腔中的唾液本应扮演中和酸性、冲刷残渣、抑制细菌的角色,一旦唾液分泌不足,牙齿便失去了天然的保护膜。
与此同时,GLP-1药物常见的副作用——胃酸倒流与频繁呕吐,进一步加速了牙釉质的腐蚀。肥胖医学专家Meghan Garcia-Webb也表示,这不仅会损伤牙齿,更可能危及整个消化道,包括咽喉与食管。
GLP-1类药物热潮的本质,不仅是一次药品市场的爆红,更是当代审美对“即刻、可视”效果的极致追求。
从肉毒杆菌、玻尿酸到GLP-1,越来越多原本属于医疗领域的药物或医疗方案,正逐步以更平价、易得的方式,成为大众的消费选择。美容与医学的边界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
但每一轮“变美科技”的快速普及,往往都伴随着副作用的滞后爆发。当下,社交平台上有关“开箱Ozempic”、“非处方购买渠道”的内容层出不穷,也在无形中淡化了药物的医疗属性,加剧滥用风险。
而“司美格鲁肽牙”,很可能也只是这场身体急速改造中,代价的起点。
GLP-1类药物所引发的争议,折射出一个更深层的现实:美容科技正在加速穿越医学与消费的边界。但与此同时,身体的“抗议反馈”也来得越来越快。
对于消费者而言,在追求“立竿见影”的产品力之外,更应警惕这类快速改造身体的技术逻辑所隐含的风险。BINC
撰文:Kaleigh Werner
编辑:muzi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