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作为代谢紊乱相关的慢性肝病,其临床进程呈现从单纯性脂肪变性向炎症性病变演变的特征。该疾病谱系涵盖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纤维化性病变直至终末期肝硬化及肝癌的完整病理发展过程。研究证实,遗传易感性与代谢功能障碍的相互作用构成其主要发病基础。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约70%-80%的NAFL患者呈良性病程特征,其全因死亡风险主要源于心血管系统疾病而非肝脏并发症。值得注意的是,20%-30%的病例将进展为NASH,其中15%-25%患者会继发肝硬化,约2%-3%患者可能发生肝癌。这种差异性进展与代谢综合征组分(包括内脏性肥胖、糖脂代谢异常及高血压)显著相关,特定基因多态性(如PNPLA3 rs738409位点)已被证实可加速纤维化进程。
临床管理策略强调三级预防模式:基础性措施包括通过饮食结构调整及运动干预实现体重减轻目标;针对NASH患者,建议采用维生素E或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进行代谢调控,近年研究证实GLP-1受体激动剂在改善肝脏组织学指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高危人群需建立规范的监测体系,结合无创性肝纤维化评估工具及影像学技术实施动态追踪。
该疾病的核心管理原则在于早期识别代谢危险因素,通过多学科协作建立个体化干预方案,同时需建立长期随访机制以评估肝脏病理改变进程。这种系统性管理策略对改善患者临床结局具有决定性作用。
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是集实验研究、临床治疗、临床检验和新型诊断技术研发为一体的肝病专科医院,保持与国内外肝病诊疗机构进行学术交流、新技术研发与推广,掌握国内外科技动态,特别是在肝病学的“基础领域、诊断领域、治疗领域、预防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重大进展,把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临床应用,为患者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