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生今年52岁,在月初的体检中被查出血脂水平过高,医生建议他服药配合生活调理控制血脂水平。
回去后,刘先生还是觉得很诧异,自己身上没有任何的不适症状,怎么就血脂高了,还需要长期吃药了?
一、三分之一成年人存在血脂异常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内的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血脂异常的比例高达35.6%,大约有1/3。但年龄>35岁的成年人,对于自身血脂异常的知晓率不足2成。
长期血脂水平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会在动脉壁上沉积形成斑块,让血管变狭窄、硬化,后期可能完全堵塞血管,诱发心梗、脑梗。
高血脂的发生与日常饮食息息相关,如长期摄入大量反式脂肪、饱和脂肪,会导致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上升,形成高血脂;摄入大量的添加糖,则会让血液内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上升,同时还会让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
摄入大量的精细米面时,会导致餐后血糖骤升、胰岛素大量分泌,也会促进甘油三酯合成;还有就是经常饮酒的人,也会促进体内甘油三酯水平上升,不利于心血管健康。
一些人在查出高血脂后,想着控制血脂只吃素,这个行为可取吗?
答案是否定的,瓜子、花生、核桃等素食本身就有大量的油脂,长期吃这些食物起不到降脂的作用。且素食烹饪时很经常会用油煎、油炸等高油的方式,经常吃这些食物会让身体摄入大量反式脂肪酸,对血脂控制很不利。
肉类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洪水猛兽”,其内里有丰富的优质蛋白、维生素、微量元素,对身体健康有很重要的意义。长期只吃素食,会导致身体缺乏营养素,反而会影响健康。
二、有这6种症状 ,提醒你该查血脂了
当体内血脂过高时,身体会有一些异常的症状表现,这几个症状一旦出现要及时就医检查血脂。
1、腿肚抽筋
小腿肚经常抽筋、刺痛,且补钙、休息后难以缓解,很可能是体内血脂过高所致。当血脂水平过高时,会导致下肢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影响下肢的血液供给,从而让下肢异常的发凉、抽筋。
2、睑黄瘤、老年环
眼部的血管和房水内脂肪含量过高时,多余的脂肪会堆积在眼皮、角膜组织内,形成睑黄疣以及老年环。睑黄疣一般会在上下眼睑靠近内眼角的地方出现,质地柔软可逐渐变大。老年环则会在角膜边缘处出现,为一圈灰白色的不透明圆环。
3、黄色斑块
面部、肘关节、膝关节以及臀部等部位突然出现黄色、橘黄色的结节或是疹子,也可能在手掌出现黄色、橘黄色条纹,这都是血脂过高的信号。
4、脚肿和脚疼
足部是离心脏最远的部位,本身就容易血液供给不足。当体内血脂水平过高时,会进一步影响足部供血,导致下肢缺血缺氧,容易腿疼、腿肿。
5、晨起头晕、夜间清醒
研究发现,体内血液粘稠度过高时,会在早上起床后感觉头晕没力气,而晚上会特别精神,吃完饭后半夜可能都没有困意。
6、视力模糊
血液内甘油三酯水平上升,影响血液的正常流速,或是脂蛋白从毛细血管内漏出侵犯到黄斑,会影响正常视力,导致视物模糊。
三、一年2次的“降脂针”来袭!效果如何?
临床上治疗高血脂主要以他汀类药物、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等药物为主,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新型的降脂针。除了单抗类PCSK9抑制剂外,更为先进的小干扰核酸药物——英克司兰也进入了大众视野。
该药第一次用药后,3个月后再使用一次,之后每隔半年给药一次即可。相较于PCSK9抑制剂2~6周用药一次的频率,大大提高了便捷性以及依从性。发表在《中国循环杂志》上针对国人使用效果的研究指出,使用英克司兰的患者用药3次,在第330天时平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了超60%。
虽说降脂针的效果很好,但还是不推荐在降脂初期就用药。目前临床上用药还是以药物为主,在服药后不能让血脂水平达标的情况下,才考虑配合降脂针进行治疗。还有就是一些本身他汀药物不耐受的患者,可以配合降脂针来控制血脂。
血脂水平过高会给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对此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建议每年都进行一次体检,发现异常指标及时干预。
参考资料:
[1] 《每 4 个成年人中就有 1 个高血脂!远离这 4 个高危因素→》.科普中国2024-01-19
[2] 《注意了!有这6种症状 ,提醒你该查血脂了》.科普中国2023-10-24
[3] 《降脂针的安全性好,能不能不吃口服药,直接扎针呢?》.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循环2025-03-03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