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医生,我血糖一直不高,但这几天吃了点冰淇淋和腊肉,怎么突然头晕、乏力,血糖一测又飙了上去?”
这话出自一位稳定控糖多年的患者,但很显然,他低估了高温天气对身体代谢的影响,也高估了自己应对食物风险的能力。
天气一热,身体水分流失快,代谢速度变快,肠胃功能却变得不稳定,再加上环境热压,交感神经容易兴奋,全身系统都在调节“怎么散热、怎么降温”。
这个时候,一旦吃错了东西,不只是升糖这么简单,而是把整个身体的调节机制搞乱,进而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
很多人以为夏天吃点甜的、吃点冰的,没什么大事,结果血糖乱了,心率乱了,情绪也跟着乱了,背后全是忽视了食物的属性。
冰淇淋在糖尿病群体里一直是个争议食物,有人说偶尔吃一小口没问题,但问题不在一小口,而在于“夏天”的前提。
冰淇淋的升糖速度极快,不光含糖量高,还富含高脂肪和乳糖,在高温天本来胃排空速度就快,吃下去没几分钟血糖就开始冲高,尤其是空腹状态下影响更大。
而且冷刺激本身会造成胃部血管收缩,让胰岛素反应延迟,等身体反应过来,血糖早就飙起来了,这种滞后型高血糖最难被察觉,往往让人误以为自己“状态还行”,错过最佳干预时间。
很多人吃完冰淇淋并不会立刻感到不适,但等过了两小时出现疲惫、口渴、嗜睡、情绪烦躁时,血糖已经不在正常区间了。
冰淇淋里还有大量乳制品添加物和乳化剂,这些物质不容易被肠道完全吸收,在高温天会加剧腹胀、腹泻,进一步影响电解质平衡,对本就血糖不稳的群体来说是双重负担。
再看炸鸡,这个食物表面看是“主食+蛋白质”的组合,实际是最典型的高油高热量饮食陷阱。
高温天气里,人体对脂肪代谢能力下降,这种状态下摄入大量油炸食品,不但会增加肝脏解毒压力,还容易造成胆固醇升高。
糖尿病患者本身就处于血脂异常高风险之中,再加炸鸡这种油脂堆积食品,极易加速胰岛素抵抗。
有人说吃一点不会怎样,但关键是高温下人的食欲会偏重口,这一口往往控制不住后面就多了,血糖、血脂双指标异常,甚至诱发急性代谢综合征。
更严重的是,炸鸡常常和含糖饮料一起吃,这种搭配会让胰岛功能短时间内处于极度应激状态。
高温下的代谢需求更高,而胰腺的调节能力本来就弱,这种叠加打击,不光让血糖失控,还可能诱发心律波动、头晕、心慌等急性反应。
最可怕的是这些表现一旦被误判为“中暑”或“疲劳”,真正的问题被掩盖,就错过了干预时机。
榴莲的问题更加隐蔽,很多人以为榴莲是天然水果,吃一点不会有问题,但恰恰是这种天然误区才最致命。
榴莲虽然是水果,但糖分密度极高,含有大量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酸,这种结构决定了它在进入体内后,会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能量,同时刺激胰岛素强烈分泌。
糖尿病人的胰岛功能本来就不稳定,面对这种多重营养冲击,会产生滞后性超量分泌,也就是一段时间后血糖快速上升,同时伴随胰岛素反应迟缓,引发代谢失衡。
有些人在吃完榴莲后并没有马上出现高血糖,但在夜间或者凌晨反而血糖突然飙高,很多是这类食物带来的延迟反应。
而且榴莲的升糖特点与血脂水平紧密相关,它不仅升糖快,还升脂快,血糖一旦波动,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就上升。
特别是高温天气下,肾脏排毒功能下降,脂肪在血液中停留时间变长,增加血液黏稠度,诱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几率就更高。
腊肉作为一种加工肉制品,更是糖尿病人夏季饮食中应极力避开的食物,高盐、高脂、高蛋白、高亚硝酸盐,是它的基本构成。
夏季高温本就容易造成体内脱水状态,而腊肉中的钠含量会加重细胞渗透压失衡,影响胰岛素的传递效率。
这种电解质干扰对糖尿病患者极为危险,不只是加重高血糖,还可能诱发高钠低钾状态,引发心律不齐、肌肉痉挛等并发反应。
更糟的是,腊肉加工中使用的添加剂本身可能干扰肝脏解毒功能,糖尿病人本来代谢废物能力弱,一旦这些添加物积累,就容易让肝肾功能同步受压。
炎热天气下,肝脏本应调节热毒,如果又多摄入腊肉这类“重口重负”食品,肝功能反而受抑,血糖控制能力进一步下降。
很多人对西瓜避之不及,觉得太甜,其实从血糖反应来看,适量的西瓜远比冰淇淋、榴莲、炸鸡、腊肉安全。
西瓜虽然含糖,但水分多、膳食纤维丰富,升糖指数中等偏低,而且含有一定的钾、镁等微量元素,对平衡糖尿病人在高温下流失的矿物质有积极作用。
关键在于控制摄入量,一次不超过150克,选在两餐之间吃,不冰镇、不空腹,这种方式下,西瓜甚至能帮助缓解轻微脱水,提高细胞的葡萄糖代谢效率。
关键问题不是吃不吃西瓜,而是明白什么是真正的高风险食物,冰淇淋、炸鸡、榴莲、腊肉这些表面诱人、结构复杂的食物,才是夏季糖尿病人控制不住血糖的真正原因。
那么,控制血糖,是在限制“味道”,还是在限制“错配的结构”?
这一点没想明白,再多的努力也只能事倍功半,糖尿病人吃什么,不在于吃了什么食物,而在于它在这个季节,会在身体里起到什么作用。
如果理解不了食物的节气属性,只按平常经验做判断,高温天出了问题,再多补救也来不及,真正的控制,是看透,而不是回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糖尿病患者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丛媛.应用食物升糖指数为糖尿患者做饮食指导,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 ,201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