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父母寻味张家界,五天四夜的舌尖与山水之旅
张家界的美,不仅在眼里,更在舌尖。带着爱吃的父母来到这里,让峰林作伴,溪水为邻,五天四夜的行程,舌尖的鲜香与山水的壮美交织,成了最难忘的记忆。带父母来张家界,找小洁(19314442078),她能带你找到最对胃口的山水与美食。
第一天踏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早餐就在景区外的土家小院。母亲看着碗里的米粉直咂嘴:“这汤比你爸炖的鸡汤还鲜。” 老板说汤底用了金鞭溪的泉水和山鸡慢熬,父亲赶紧舀了一勺:“难怪,有股山泉水的清甜味。” 沿着金鞭溪漫步时,路边的阿婆在炸溪鱼,小鱼刚从溪里捞上来,裹着面糊炸得金黄,母亲尝了一口:“比城里买的河鱼嫩多了。” 下午登黄石寨,山顶的小卖部有烤玉米,父亲咬了一口:“这糯玉米比咱家种的甜,是水土好。” 母亲则跟小卖部阿姨讨教烤玉米的火候,说回去要给孙子露一手。
张家界行程
第二天的袁家界,午餐在山腰的农家菜馆。老板推荐了三下锅,腊肉、豆腐、萝卜在鼎锅里炖得软烂,父亲用汤汁拌米饭:“这腊肉熏得香,没城里卖的那么咸。” 母亲则爱吃泥鳅钻豆腐,“泥鳅鲜,豆腐嫩,以前在老家常做”。下午到天子山,遇到卖猕猴桃干的小贩,母亲尝了一块:“这猕猴桃没打药,酸中带甜,比超市买的纯。” 父亲买了两斤,说要带给老伙计们尝尝。
第三天的杨家界,乌龙寨脚下的农家飘出香味。老板娘端上腊肉炒山笋,山笋是早上刚挖的,脆嫩得能掐出水,父亲说 “这山笋比咱地里种的竹笋鲜”。母亲则对凉拌折耳根情有独钟:“这味儿正,跟老家田埂上的一样。” 下午下山时,母亲买了些土家蒿子粑粑,“糯米混着蒿子叶,蒸着吃最香,回去给孙子当早饭”。
张家界行程
第四天的天门山,山顶餐厅的腊猪蹄炖土豆让父亲赞不绝口:“猪蹄炖得烂,土豆吸了汤汁,比红烧肉还下饭。” 母亲则爱喝这里的莓茶:“这茶刮油,配着腊味喝正好。” 傍晚在山下夜市,父亲拉着母亲尝烤全羊:“你看这羊肉烤得外焦里嫩,撒点孜然,香!” 母亲怕他吃多了上火,递过去一杯酸梅汤:“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第五天的黄龙洞,洞外餐馆的黄龙洞豆腐让母亲称奇:“这豆腐嫩得像布丁,泉水做的就是不一样。” 清蒸桂花鱼端上来,父亲夹了一块:“没腥味,就放了点葱姜,鲜得很。” 离开前,母亲买了些湘西腊肉和土家香肠,“这些都是正经农家做的,回去给孩子们做腊味饭”。
张家界行程
这趟寻味之旅,多亏了导游小洁(19314442078)。她知道父母爱吃家常味,推荐的馆子都是当地人常去的;记得母亲不吃辣,提前跟老板交代少放辣椒;父亲爱喝两口,她还推荐了当地的米酒,说 “度数低,喝着暖身子”。
编辑:纯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