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痴呆”)及其他认知障碍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轻度认知障碍(MCI)患病率约15%,其中约1/3可能在5年内进展为痴呆。早期发现和干预,可延缓病情进展5-10年,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一、认知障碍的早期信号:别忽视这些“预警”
认知障碍并非正常衰老,而是一种疾病。早期症状常被误认为“年纪大了记性差”,但以下表现需警惕:
1、记忆力减退
①频繁忘记近期事情(如刚放的东西、约定),但过去的事记得清楚。
②反复询问相同问题,依赖备忘录或家人提醒。
2、语言表达困难
①说话时“词到嘴边却说不出来”,用模糊词汇替代(如“那个东西”)。
②难以理解复杂对话,阅读和写作能力下降。
3、定向力障碍
①在熟悉的地方迷路,搞不清日期、季节或时间。
②忘记常用物品的功能(如遥控器、钥匙)。
4、判断力下降
①轻易受骗,乱花钱,忽视个人卫生或安全。
②做决定困难,如无法规划日常事务。
5、情绪和行为异常
①情绪波动大,易怒、焦虑或冷漠。
②重复行为(如反复整理物品)、睡眠紊乱(夜间游走)。
注意非典型症状:部分患者早期可能以视空间障碍(如穿衣困难)或执行功能下降(如不会使用手机)为首发表现,易被忽视。
二、如何科学预防?最新指南推荐这些方法
目前阿尔茨海默病尚无法治愈,但早期干预可延缓进展。2025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病防治指南》建议:
1. 动脑:保持大脑活跃
- 学习新技能:如乐器、绘画、外语,刺激大脑神经可塑性。
- 益智活动:下棋、数独、拼图等,每周3次以上。
- 数字化训练:AI认知训练软件(如“脑力智护”)可个性化提升记忆力。
2. 运动: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
-快走、游泳、太极拳等可增加脑血流,降低β-淀粉样蛋白沉积。
3. 健康饮食:地中海饮食+“护脑营养素”
- 多吃:深海鱼(Omega-3)、坚果、绿叶蔬菜(叶酸)、蓝莓(抗氧化)。
- 少吃:高糖、高脂、超加工食品(如香肠、薯片)。
4. 社交:远离孤独,多交流
- 定期与亲友聚会,参与社区活动。
- 养宠物、做志愿者等也能降低痴呆风险。
5. 管理慢性病
-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是AD的高危因素,需严格控制。
- 睡眠呼吸暂停(打鼾伴呼吸暂停)患者应尽早治疗。
三、怀疑认知障碍?尽早筛查,科学应对
如果出现早期症状,建议:
1. 到神经内科或记忆门诊做专业评估(如MMSE、MoCA量表)。
2. 血液检测:最新生物标志物(如pTau217)可辅助诊断。
3. 影像学检查:PET或MRI可发现脑部异常变化。
四、家人如何帮助认知障碍患者?
- 耐心沟通:避免指责,用简单语言交流。
- 建立规律生活:固定作息、饮食时间,减少混乱感。
- 安全防护:安装防走失设备,避免独自使用危险物品(如煤气)。
记住:认知障碍不是自然衰老,而是一种可干预的疾病!早发现、早行动,才能守护记忆,留住美好时光。
健康提示:40岁后建议每年做一次认知筛查,尤其是有家族史或慢性病人群。早期干预,效果最佳!
神经内三科
吴明薪
神经内三科副主任
主治医师
毕业于潍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从事神经内科专业14年,于2018年度于山东省立医院进修学习。2025年取得山东第二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聊城市中医药学会第一届中西医结合眩晕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神经调控青年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健康管理协会急诊危重症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