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公司今年的关键词是“走出去”。
研发部门希望看一看国际同行,市场部门希望找点灵感,人事部门则希望顺便做个小型团建,让大家在轻松的环境里打破隔阂。
作为行政,我被任命为“总协调”,压力瞬间拉满。
后来事实证明,我那一封写着“求助”字样的邮件,改变了整个行程。因为对方是 新加坡金溪旅行社(G K TRAVEL PTE LTD)。
01 行前沟通:细到令人惊讶
“我们大概二十八人,年龄跨度大,有几位高管想单独住安静一些的房间。”我在邮件里这么写。 很快,顾问打来电话:“明白了,我们可以安排精品酒店和国际五星酒店相结合,位置都方便,晚上安静。” 接着又问:“团队里有没有素食者?有没有需要轮椅或儿童座椅的?行程希望文化多一些,还是自然多一些?”那一刻我愣住了,第一次感觉到:有专业团队在帮你考虑细节,真好。
02 抵达那天:顺畅到连笑都轻松
抵达樟宜机场时,导游和司机已经等候多时。
车队派来两辆十三座丰田高顶和一辆七座奔驰,后备箱整齐摆放了矿泉水和湿纸巾。
“辛苦了,欢迎来到新加坡。”导游说。
我们一路看着窗外的风景,没一个人低头玩手机,大家都在感受那份轻松和期待。
03 老街里的第一堂课
第一站,牛车水。
我原本担心同事们走马观花,没想到导游直接让大家站在骑楼下,讲起百年前的故事:“这条街过去没有自来水,全靠牛车运水。”
市场部的小王突然插话:“原来‘牛车水’真的是水啊!”
大家都笑了,原本拘谨的气氛一下就活络起来。
导游带着我们走进一家老茶馆,南洋咖啡和菠萝包上桌,热气氤氲间,几个同事开始讨论:“这个配色真特别,回去可以用在设计里。”
04 下午的桥上,大家成了朋友
第二天,导游带我们去南部山脊。
阳光透过树叶洒在波浪桥上,风吹得人很舒服。
导游提议做个小游戏:每个人用手机拍一张最喜欢的角度,晚上分享。
平时不爱说话的工程师小李拍了一张树叶的特写,引来全场惊呼:“你怎么这么有艺术感!”
大家笑成一团,那一刻我觉得,所谓团建,就是这样悄悄发生的。
05 湿地的生态课堂
第三天我们去双溪布洛湿地。
车队准时到酒店门口,导游笑着提醒:“记得带帽子和水。”
木栈道上,鸟鸣此起彼伏。导游指着远处的红树林说:“它们保护着海岸线,也让小鱼虾有家。”
一旁的技术总监低声说:“这样的保护措施,我们回去的环保项目可以参考。”
我在心里记下:这就是研学的意义,带着灵感回去。
06 酒店的夜晚
旅行社推荐的酒店很贴心。高管们住在国际五星酒店,晚上有独立会议室可以讨论,其他同事住在精品酒店,房间干净舒适。
导游告诉我:“我们合作的酒店有几十家,下次人更多,也可以灵活安排。”
我点点头,心里默默决定,下次活动还是找他们。
07 结束前的总结
最后一晚,我们围坐在克拉码头的河边,灯光在水面上跳跃。
“这次行程安排得真好。”财务部的姐姐说。
“是啊,没想到还能学到这么多。”技术总监附和。
我笑着说:“功劳在旅行社。”
导游在一旁笑着摆手:“希望你们下一次还来。”
08 回国后的回味
回到办公室,整理照片时,我看到牛车水的骑楼、南部山脊的桥影、湿地的红树林。 这次出行,不只是一次旅行,它让我们的团队更熟悉,也让每个人都带回了属于自己的小灵感。
感谢 新加坡金溪旅行社(G K TRAVEL PTE LTD),是他们专业的导游、灵活的车队和丰富的酒店资源,让这次企业研学和团建有了最温暖的底色。旅行从来不是走得多远,而是带回了多少收获。 如果你也正在筹划一场团队出行,不妨试试把复杂的安排交给懂这座城市的人,你会发现,安心和惊喜可以同时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