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那种经历,曾经啥事儿都想跟别人说,生活里一点小破事儿,都能噼里啪啦地跟身边人念叨半天。那时候啊,就盼着别人能懂自己,能给自己回应。但慢慢长大,我发现,一个人心理越来越成熟的标志,好像就是不过度分享自己了。
以前年轻的时候,我也特别爱分享。就说我刚工作那会吧,每次完成一个小任务,心里那叫一个美啊,就赶紧跟同事朋友说,“你看我这次任务完成得多漂亮,领导都夸我了”,就盼着能从他们那儿听到几句夸赞。要是碰上点不开心的,比如跟同事闹矛盾了,或者被领导批评了,更是憋不住,拉着朋友就是一顿吐槽,“你都不知道那同事多过分,故意跟我对着干”,满心期待朋友能站在我这边,一起声讨那个让我不开心的人。
但后来经历多了,我渐渐明白了一些事儿。过度分享自己的成功,有时候非但得不到真心的祝福,反而可能招来别人异样的眼光。你想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压力,当你在那兴高采烈地说着自己的成就时,也许有人正为工作发愁,有人正为生活焦虑,你的分享在他们听来,可能就成了炫耀,无形之中还可能拉开彼此的距离。就像我有一回,因为一个项目做得好,在朋友圈发了好多感慨,本想着和大家分享喜悦,结果后来发现,有些以前关系还不错的朋友,突然就不怎么跟我联系了,我当时还纳闷呢,后来才琢磨过来,可能是我的过度分享,让人家心里不太舒服了。
再说分享自己的遭遇,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别人能理解,可实际上,这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真正的感同身受啊。我有个朋友,婚姻出了问题,她那段时间天天跟我们哭诉,一开始大家都特别同情她,耐心地安慰她。可时间长了,大家慢慢就有点疲了,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不可能一直充当别人情绪的垃圾桶。而且,她把自己生活里这些糟心事毫无保留地说出来,也给别人留下了她生活一团糟的印象。后来她找工作面试的时候,面试官问起她状态为啥不太好,她一股脑又把家里这些事儿说了出来,结果面试就这么黄了。这事儿之后,她才意识到,过度分享自己的遭遇,有时候非但解决不了问题,还可能带来更多麻烦。
我自己也有过类似的体会。有次我生病住院了,心里特别脆弱,就忍不住在朋友圈发了好多动态,今天说自己多难受,明天又感慨生病太折腾人了。一开始还有不少朋友点赞安慰,可发着发着,我发现自己好像陷入了一种自怨自艾的情绪里,而且也担心别人会不会觉得我太矫情了。从那以后,我就告诉自己,有些事儿,自己知道就好,没必要逢人就说。
心理成熟的人,不是变得冷漠了,而是懂得了自我保护,知道有些话该说,有些话得烂在肚子里。他们更关注自己内心的成长,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提升自己上,而不是过度依赖外界的回应来确认自己的价值。就像现在的我,碰上开心事儿,自己在心里乐一乐,默默给自己点个赞;遇到烦心事,先自己想办法解决,实在解决不了,再找真正信得过的人商量。这样一来,我发现自己的内心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能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了。
所以啊,当你不再过度分享自己,开始学会在内心给自己留一片小天地的时候,说不定就是你心理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了。以后再碰到事儿,咱先别急着往外说,先在心里琢磨琢磨,说不定你会发现,很多事儿,自己就能消化,自己就能处理得挺好。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点道理,麻烦动动你那发财的小手点个赞、关注一下,愿你往后的日子顺风顺水,干啥都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