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拥军\文
【引子】《中医诗章》《五官弦律》之二:耳朵。试从中医视角创作诗歌《耳朵·听宫》,融合肾精学说、经络巡行及听觉哲学,(附穴位养生注解):
当百会巅顶的星辉沉落,
你便浮起两枚旋涡——
左耳汲尽三焦的江声,
右耳泊着胆经的渔火。
耳轮是肾精浇铸的罗盘,
在子夜校准潮汐的刻度;
鼓膜如命门颤动的薄雪,
每一次震颤都叩问涌泉深谷。
最幽邃处有翳风守卫,
在颅骨岩礁下布设空城:
若虚邪挟哨音偷袭,
太溪穴便升起皓月,
冻僵那攀爬的耳鸣藤。
而听宫穴始终洞开,
悬垂着十二经的珠帘——
当人间密语碎成浪沫,
你取半勺髓海波光,
酿出混沌初分的清浊二弦。
中医密钥注解:
1. 肾精罗盘
耳为「肾之窍」,诗喻「肾精浇铸的罗盘」。《素问》云:「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闻五音」。耳鸣如蝉多因肾精亏虚,当补太溪(内踝后凹陷)。
2. 三焦江声
耳廓分布全身反射区,尤以耳垂对应头面。诗中「左耳汲三焦江声」暗合手少阳三焦经入耳,按摩耳垂可疏通气机。
3. 翳风空城
翳风穴(耳垂后凹陷)是挡风要塞,食指按压可防风寒感冒诱发耳鸣。诗「冻僵耳鸣藤」指其熄风之效。
4. 听宫珠帘
听宫穴(耳屏前凹陷)如宫殿门户,张口时指压有酸胀感。《针灸大成》载其治「耳聋如物填塞」,掌心搓热捂耳时轻叩此穴36下,有通窍奇效。
护耳诗诀:
晨搓耳轮醒肾阳(食指中指夹耳上下搓热)
暮点翳风筑金汤(拇指按压耳后凹陷)
若闻蝉嘶侵髓海(耳鸣发作时)
太溪照月水归乡(拇指点按内踝后肾经原穴)
鸣天鼓古法:双手掌心紧捂耳孔,十指叩击后脑36响如击鼓,可调补肾气。诗中「酿出清浊二弦」正暗喻此法——在混沌中重获听觉的澄明。
作者简介:
张拥军,退役空军中校军衔,作家、诗人,国医名师。
幼承庭学,长期潜研不辍,跟进开方施救,同时撰写了数百篇中医研讨论文。现入驻中国影响力人物数据库,曾受邀在人民大会堂、国家会议中心、中国航天城及广东、湖北、江苏、河北、内蒙、山东、浙江、福建等地做数百场健康讲座。其独特的"五方解病",即:经络方、调心方、食疗方、运动方、中药方,辩证运用,综合施治。
为中国航天城科技人员、诸多商会及海内外万余人做过疾病调理。在调治各类常见病及抑郁症、癌症、重症肌无力、帕金森综合症等疑难杂症方面具有显著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