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会出现心理障碍?父母需要知道的真相
创始人
2025-07-31 01:05:28
0

“刘老师,我得了强迫障碍,并且有强烈的抑郁倾向。我很痛苦,不知自己该怎么办?”

“我觉得自己有问题,在网上根据上面的测试题判断的。我才15岁就得了这样的心理障碍,未来还有什么意思。”

这样的对话在我的咨询中经常遇到的开场白。

社会各界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一下子重视起来,这本是好事,我们这些心理干预的从业人员还没有来得及欢欣鼓舞,就发现各家媒体对青少年中出现心理问题的百分比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阵势逐级攀升,青少年成了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这不禁使我们担忧。

作为咨询师我每天接触许多非常态学生群体,对青少年群体的宏观了解和微观咨询使我对这些统计数字的取样和评估标准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持有不同的看法。

关注心理健康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夸大出现率不仅不可能提高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同,反而会使许多人惧怕心理干预。

在这样的暗示下,青少年生活在梦想破灭的黑暗日子里,等待着更大的灾难向自己压来。

诚然,生理上的巨大变化使青少年的心理也经受着巨大的变化和冲突,情绪经常处于剧烈的波动之中,这是一个共同的问题。

又因为每个青少年的生活环境、性格特征、心理支持系统状况各不相同,所以表现出来的情形也各有不同。

青少年面对这些强烈的心理冲突感到不知所措是很自然的,此时他们需要我们做的不是强化个别差异,而是客观地指出共性特征,使青少年从焦虑中走出来,对他进行正向暗示。

青少年生理上具有很强的成年人感,而心理发展的滞后,这使他们出现同一冲突,他们心目中的自我形象和现实中的自我有很大的出入,他们认定自己是有问题的,此时的他们接受负向暗示的概率很大,他们甚至急于确认自己是有问题的,而网上的测试题则摆出一派请君入瓮的姿态。

心理学方面的测试题都应该在严格的指导语指导下,并且配合合适的测试环境,比如常用的SCL-90症状自测量表,如果一遇上青少年在测验成绩不理想,马上要开家长会这种情况下进行测试,焦虑、紧张等项目的得分就会很高,而这与焦虑障碍没有任何关系。

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导语就会出现盲目的恐慌,对青少年的身心有很大的伤害。

全社会都在呼吁为青少年营造平和的心理氛围,为此我们甚至指责家长、老师对青少年的心理不够重视,而此时过分重视甚至夸大心理问题对青少年的伤害同样是巨大的。

少一些负向的强化,多一些人文的关怀。

少一些令人心颤的统计,多一些调节心态的方法。

少一些服用,多一些具有同理心的交流。

让青少年在生活中拥有梦想,让他们携梦而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齐鲁味道“燃”动泉城“好客山东... 齐鲁大地风云起,美食江湖论英雄。7月30日晚,“好客山东·美食争霸赛”在济南环联夜市正式鸣锣开战,“...
成都启动“迎世运 游成都”暑期... 封面新闻记者 闫雯雯 7月31日晚,“迎世运 游成都”暑期文旅消费季活动启幕。这场融合世运激情与天府...
不粘锅真的安全吗?研究发现与女... 你是否知道,你正在用的不粘锅、防水外套、塑料水瓶、香水、染发剂……可能隐藏着一种看不见的健康威胁? ...
8月起全国医保专项检查第二阶段... 今年3月,国家医保局在全国部署利用药品追溯码打击药品领域欺诈骗保和违法违规问题的专项行动,并表示将于...
原创 双... 双相情感障碍有没有办法从郁期转到躁期? 严格来说,双相情感障碍并不属于心理疾病,而是属于一种精神疾病...
2025年聊城市儿童青少年精神... 为提升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诊疗能力,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7月30日至31日,由聊城市卫生健康委...
科技与美学的对话,穿越时空的盛... 7月26日,我迪朝友荟·丝路国潮嘉年华——2025年王朝车主共赴敦煌文化探寻之旅圆满举办。来自全国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