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高温酷暑不仅让人感到不适,更可能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沉默杀手”。近期,随着气温持续攀升,医院接诊的中暑患者明显增多,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占比高达40%。更令人担忧的是,不少老人送医时已出现意识模糊、高热等严重症状,家属却未能及时发现异常。
一
为什么老年人更容易中暑?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对高温的适应能力也明显下降:
• 体温调节能力减弱:老年人出汗减少,血液循环变慢,散热能力大大降低。
• 对高温不敏感:老年人对炎热的感觉变得迟钝,口渴感减弱,常常身处闷热环境却不自知。
• 慢性病影响: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以及服用利尿剂、精神类药物等,都会进一步干扰体温调节或加重脱水。
• 行动不便:部分老人行动受限,无法及时补充水分或主动转移到凉爽区域。
二
中暑的危险信号,您注意到了吗?
中暑并非突然发生,通常会经历从轻到重的过程:
早期警示(先兆中暑):
• 大量出汗、乏力、头晕头痛
• 轻微恶心、心跳加速
• 注意力涣散、动作不协调
严重情况(热射病):
• 体温飙升至40℃以上
• 意识模糊、胡言乱语甚至昏迷
• 皮肤灼热干燥(可能已停止出汗)
• 抽搐、恶心呕吐加重
一旦出现上述严重症状,必须立即就医,否则可能危及生命。
三
如何预防老年人中暑?
预防胜于治疗,尤其在高温天气,家人和照护者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营造清凉舒适的环境
• 合理使用空调或风扇,室温建议保持在26-28℃。
• 拉上窗帘,避免阳光直射,早晚适当通风换气。
• 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之间外出,外出时务必戴遮阳帽、携带饮用水。
2. 主动补充水分
• 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建议每天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心肾功能不全者遵医嘱)。
• 可适量饮用淡盐水或稀释后的运动饮料,补充电解质。
• 观察尿液颜色,保持淡黄为佳。
3. 合理穿着与饮食
• 选择宽松、透气、浅色的棉麻衣物。
• 饮食清淡,多吃西瓜、黄瓜、冬瓜等富含水分的水果蔬菜,适量补充蛋白质。
4. 特别关注高风险老人
• 独居、行动不便或患有认知障碍(如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家属或照护者应每日多次探视或电话联系,确保其安全。
• 慢性病患者应咨询医生,了解高温天气下的用药调整建议。
四
紧急处理:抓住黄金救援时间
一旦发现老人出现严重中暑症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 拨打急救电话120。
2. 迅速转移至阴凉通风处。
3. 积极降温:
• 脱去多余衣物。
• 用冷水擦拭全身,或敷湿冷毛巾于颈部、腋下、大腿根部等大血管处。
• 使用风扇或空调加速散热。
4. 清醒者可少量补充凉水或淡盐水,昏迷者禁止喂水,以防误吸。
5. 持续监测体温和意识状态,等待专业救援。
五
守护长辈,从细节做起
高温天气下,老年人的健康安全需要全家人的共同关注。一个电话的问候、一杯及时的清水、一次室温的检查,都可能成为避免意外的关键。
实用小贴士:
下一篇:西苑科普 | 缓解暑热用点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