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吴双建
据昆明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官方微博消息,7月30日下午,安宁市读书铺服务区发生游客滞留事件,昆明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收到信息后迅速组织力量赶赴现场处置,经组织调解,129名滞留游客已于当天21:30安全返回酒店,并与旅行社达成和解。经查,此次游客滞留事件是因承运方未及时收到旅游大巴车费用引发。(据7月31日南方网报道)
当地通报
据此前媒体报道,据报团负责人称,这不是低价团,都是私人定制,人均三四千元且只包含大巴车费和景区门票,机酒都是自己另付的,已全部提前支付给旅行社30多万元的款项,被甩在服务区长达6小时。
在人们的印象中,只有低价团才会踩坑,没想到“私人定制”还会出事。在官方通报中,并没有说明旅行社是不是正规的。按照常理分析,应该不会存在资质的问题。如果是非法旅行社,那通报中应该会说明,这个不难核实。
司机没收到车费就甩客,无疑是极端行为,在拿游客的利益开玩笑,应该谴责。但是,其行为是否合法却不好评价,这要看司机和旅行社之间的协议。如果有付款时间上的约定,司机没收到钱,那也不能全怪在他们身上。但无论如何,保障游客利益是底线,责任完全在旅行社一方。
官方的通报,里面还有一大段的内容提醒游客:参团旅游时请选择资质全、信誉好的旅行社,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旅游产品,签订旅游合同前请仔细阅读旅游合同条款,详细了解线路安排、服务标准、转委托接待旅行社等相关情况。
这个提醒放在这里非常刺眼,同时让人不解。如果他们是低价团,这个提醒无疑是必要的。但是,在这场事件中,游客是完全无辜的一方。涉事旅行社资质全不全?通报没说。信誉好不好?通报更没讲。当然,阅读合同条款,了解线路安排,是游客应该掌握的内容。但是,这些和此事有多大的关系?
事件的发生,就是旅行社不付钱给司机,司机不干了,很简单。难道游客还要看着旅行社把钱付给司机了,这才报团?这个提醒好像是怪消费者没睁大眼睛。如果旅行社存在资质问题、信誉问题,说游客不了解清楚就报团,结果上当受骗,那就在通报中说出来。
游客报团就是为了省事,旅行社市场的规范管理是相关职能部门的事。游客如果报的是正规的旅行社,就应该得到相应的服务。如果买景区门票、交通承运、导游服务等事事都要自己来操心,每一项都了解清楚,那旅行社的?
或许,当地是想借此事,来提醒一下围观的群众。但通报要重在针对性,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129名游客在服务区被甩6小时,本来就一肚子的气,看到这个“提醒”会怎么想?不少网友认为,通报似乎在说,游客只要足够细心,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但这个通报让人心堵。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