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试过因为腰痛难忍而冲到医院急诊?据统计,从2016到2022年,美国急诊中腰痛的就诊比例高达5.3%。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但奇怪的是,虽然阿片类药物的使用率在下降,影像学检查(如X光)却依然高居不下。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现象:阿片类药物使用下降,但影像学检查依旧普遍
数据告诉我们,阿片类药物的使用率从2016年的35%下降到了2022年的24.5%,而影像学检查(X光)在腰痛急诊中的使用率仍然维持在39.4%。更令人惊讶的是,老年患者(75岁及以上)是影像学检查和阿片类药物使用的高风险群体。
归因:阿片类药物减少的背后是政策与健康意识的提升
阿片类药物的成瘾风险早已被广泛认识,近年来政策也在严格管控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比如,阿片危机的影响使得医生和患者都更加谨慎地对待这类药物。然而,影像学检查的使用率为何依然居高不下呢?大白话就是,医生习惯于用影像学检查来确诊,患者也更信任“看得见”的检查结果。此外,医疗系统的资源配置问题也是原因之一。
建议:如何做出更科学的腰痛急诊决策?
针对患者来说,腰痛急诊时,了解影像学检查的适应症非常重要,不要盲目要求检查。对于医生而言,在处理腰痛时,应该更多关注非侵入性治疗(如物理治疗)和精准诊断,减少不必要的影像学检查。至于政策制定者,则需要推动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减少过度检查,优化治疗方案。
结尾:腰痛急诊背后的医疗决策启示
总的来说,阿片类药物的减少是一种进步,但影像学检查的滥用仍需警惕。希望公众和医疗从业者都能关注科学决策,共同优化医疗资源的使用。
注:本文内容仅供科普参考,不构成专业医疗建议,如有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