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1日讯(通讯员 陈平平 高郁婷)105岁的张奶奶因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急性发作陷入剧痛,7月23日,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疗团队突破高龄禁区,成功为其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刷新该院最高龄手术纪录,以医者担当诠释“生命至上”的誓言。
急症来袭:百岁老人身陷多重危机
张奶奶入院时,炎症指标超正常值3倍以上,腹痛难忍,体温升至39.2℃,伴有代谢性碱中毒、低钾血症等代谢紊乱,呈现典型胆源性腹膜炎体征。更棘手的是,老人既往患有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身体耐受能力远低于常人。
入院初期,肝胆外科主任邓志平带领的医疗团队先采取抗感染、解痉护胃、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努力稳定病情。但张奶奶腹痛始终未缓解,手术成为根除病痛的唯一选择。面对超高龄手术的巨大风险,以及家属“哪怕只有一线生机也要试”的恳求,医院迅速启动“高龄患者特级救治预案”。
多学科会诊:为生命筑起防护网
“老人的手术,容不得半点闪失。”为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在胡泽刚副院长主持下,一场特殊的多学科联合会诊紧急召开。
专家们从心脏功能评估到麻醉方案制定,从术中监测到术后并发症预防,逐项推演、反复论证,最终敲定兼顾“精准切除”与“安全护航”的个性化手术方案,每一处细节都承载着对生命的敬畏。
无缝配合:微创技术创造奇迹
手术当日,麻醉科主任陈遇源全程守护。术前30分钟,团队完成动脉穿刺置管、中心静脉通路建立等有创监测准备,实时追踪血压、心率等核心指标波动。诱导环节采用“小剂量阶梯式给药”,确保循环系统平稳。
与此同时,邓志平主任带领的肝胆外科团队与麻醉科无缝配合。腹腔镜镜头下,术者手持器械在狭小的空间内精准剥离胆囊,避开因动脉硬化而脆性增加的血管。整台手术历时60分钟,出血量仅10毫升,术中生命体征波动控制在安全阈值内。术后,张奶奶被平稳转运至ICU,麻醉团队持续优化镇痛方案,确保苏醒过程无痛无躁动。面对“高龄手术风险太大”的质疑,团队始终坚守:“只要有希望就不放弃。”
生命至上:坚守医者初心
目前,张奶奶的腹痛已显著缓解,炎症指标明显下降,现已转入普通病房,平稳康复中。近年来,该院在高龄患者救治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成功救治了多例90岁以上的患者。医院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高龄患者点亮生命之光。”此次手术的成功,充分展现了医院在复杂重症救治方面的综合实力,无论是技术突破还是人文关怀,都彰显了“敬佑生命”的坚定担当。这进一步印证了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全力以赴,三医人正以专业与责任,为生命撑起一片晴空。
来源:大众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