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笔者走访了解发现:各级养老院硬件设施基本齐全,但涉及软件建设方面,大都只有墙上挂着的制度和标语。当问被及老人生活时,养老院仅仅介绍老人一周的菜谱,却很少介绍精神生活状况。大多数养老院图书室或娱乐室,无人引导或帮助老人;老人心理上的需求或心理问题,也缺少专职精神陪护。如此“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亟待改进。
笔者认为养老院首先除了棋牌室、图书室之外,应增加诸如养生保健操、广场舞、放映室等,进一步加强养老院的文化建设,激发老人参与的积极性。可以组织中小学生定期到养老院开展活动。一方面传承敬老爱老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另一方面,老人在与孩子们的交流玩乐中,也能感受到身心愉悦。
其次,多方面地与老人家属沟通,让他们经常到养老院探望、参加活动;尤其是老人生日或节假日,可设立单间让老人与家人团聚。
再者,引进专业的医务护理人员或购买服务,帮助老人解决心理问题。对生活完全自理的老人,可根据老人的爱好,为其创造养花鸟、种菜等条件,让他们在“有事干”中享受乐趣。同时,主管部门对养老院精神养老方面应多一些考核,促进养老院高质量发展,把养老院办成受老人欢迎、家人放心的“精神养老”之地。
上海 郁建民 实习编辑 荣福泉
"岁月华章"银发风采展示
来源:大众卫生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