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试过,明明吃得不多,却怎么也瘦不下来?或者看着别人大吃大喝却依然苗条无比?答案可能藏在‘吃饭时间’和‘基因’的双重作用里。
最近,一项来自西班牙的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晚餐吃得晚可能会让减肥更困难,尤其是对于那些基因中携带肥胖风险的人群。这项研究由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和穆尔西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发表在《肥胖》杂志上。
研究发现,每推迟一小时吃饭时间,BMI会增加,减重速度变慢,长期体重更难维持。具体来说,每推迟一小时吃饭,BMI会增加0.952个单位(P = .0002),长期体重增加2.2%(P = .042),并且每周减重速度会慢0.046公斤(P = .013)。
更有趣的是,这种影响在基因中肥胖风险更高的人群中尤为明显。研究者通过计算多基因风险评分(PRS-BMI),将参与者分为三组,发现那些遗传风险较高的人群,每推迟一小时吃饭,BMI可能增加2.208个单位。而遗传风险较低的人则没有显著影响。
科学家指出,这与生物钟调节有关。晚餐过晚可能扰乱人体代谢节律,尤其在高遗传风险人群中,影响更为明显。换句话说,如果你的基因中写着“容易胖”,那么晚餐时间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首先,尽量将晚餐时间安排在晚上7点之前,确保用餐与睡眠时间间隔3小时以上。其次,对于有肥胖家族史的人群,尤其要关注饮食时间规律性,避免过晚进餐。最后,结合其他健康习惯,如合理运动和均衡饮食,进一步降低肥胖风险。
研究人员建议,将‘生物钟调节’纳入个性化肥胖干预方案,这可能成为未来减重新方向。也就是说,调整用餐时间,或许能让你的减肥事半功倍!
当然,这项研究也有一些局限性。研究基于观察性数据,无法确定因果关系;同时,餐食时间和饮食内容为自我报告,可能存在偏差。此外,研究对象为超重或肥胖成年人,结果未必适用于普通体重人群。
总的来说,早吃晚餐或许是减肥道路上的一把‘钥匙’,尤其是对于那些基因中写着肥胖风险的人来说。尝试调整你的用餐时间,从今天开始关注‘什么时候吃’,为健康生活迈出一小步!
注:本文内容仅供科普参考,不构成专业医疗建议,如有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