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自己在同程旅行购买的国际航班遭到虚假出票,为了正常出行,只能花更多的钱重新购票,而平台目前未作赔付。
购票订单。图/当事人提供
【1】讲述:起飞前一天机票被订票平台取消
美联航回复。图/当事人提供
由于预支了价值约17000元的酒店费用、3000元的景点门票以及5000元的当地交通费用,张先生不愿意承担这些损失,最后只能花费3万多重新订机票,“我就是普通打工人,一直很想去外面,这个出行费用对我来说并不便宜,但因为这件事,我的心情被搞得一团糟,玩也玩得不开心。”
张先生告诉九派新闻,后续他跟平台谈赔偿,对方一直索要购票以及各项花销凭证,“我明确告知只要保证赔偿就会出具凭证,对方也无动于衷,我不能忍受平台的态度,因此没有再给凭证。”
邮件信息。图/受访平台提供
在张先生多次投诉并公开发帖后,8月5日同程旅行方再次向美联航致电,同程工作人员表示,这一次平台才得知票被取消的真实原因是张先生的信用卡存在高风险,“7月5日票是正常出了,7月17日才被取消,我们现在知道是用户信用卡问题导致的,但当时是不清楚这个原因的,7月20日我们看到这张票存在异常,就对用户做了通知。”
上述工作人员告诉九派新闻,旧的机票订单是真实存在的,7月21日的新机票订单也能查询到,所以不存在虚假出票,她认为这件事是被复杂化了,“因为两轮的票都是正常出的,当然这当中可能会有一些细节的问题,它是存在误差的。”其称,目前平台已经做退款处理。
记者针对该疑点再次致电同程方面,上述人员称没有人工沟通记录,暂时只能查询到系统推送。
另外,张先生说,他现在只是收到了原机票的退款,但对于相应的赔偿,平台方还是要求其出具凭证,“他们还是原来的话术,不对赔偿做任何承诺。”此前,他已通过12315、民航局投诉平台等多渠道维权,同时走司法途径。
【3】律师:建议乘客留存好相关凭证及证据
若平台未向航司付款导致订单取消,违反了合同约定,根据民法典中关于合同履行的相关规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所以平台应对此承担全责。
赵良善表示,若同程旅行明知未付款,却以台风等虚假理由告知当事人航班取消,存在欺诈行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但若平台是因自身系统故障、操作失误等原因未付款和取消订单,未构成欺诈,则一般按照实际损失赔偿,即赔偿重新购票的差价等实际损失。
赵良善提醒,若遇类似问题,乘客需留存相关凭证及证据,比如机票订单截图、支付记录等,以证明购买了机票及支付金额。还有航班取消通知(如短信、APP内通知等),以证明同程曾通知航班取消及通知内容。
再如从航司处获取的订单未付款证明,或航司说明航班正常运营的相关材料,以证明平台说法不实及订单真实情况。最后是重新购票凭证(如重新购买机票的订单、支付记录等),以证明重新购票的损失金额。
九派新闻实习记者 秦欣然 郭江仪 记者 李杨